在无糖饮料赛道上,元气森林凭借研发创新不断满足消费需求,成为行业带动者。同时,元气森林完善产业链,仅用一年时间就拥有建成及在建工厂4座,为更好地布局全国市场及建立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打下基础。

 

元气森林还将厉行节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与运行中。从员工餐预订、基本无纸化办公,到小包装设计、环保工厂的打造,元气森林正在朝“更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方向迈进。

 

元气森林天津工厂。


反浪费落实到管理的每个细节

 

继今年4月《反食品浪费法》落地后,《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也于5月27日实施。该法规意在强化反食品浪费理念建设,明确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作为食品饮料企业,元气森林从员工餐、基本无纸化办公到产品销售等环节坚持反食品浪费,营造厉行节约的企业文化氛围。

 

据了解,元气森林公司为员工提供免费三餐,既减轻员工负担,也能保障食品安全。为了杜绝浪费,元气森林对践行节约的行为给予奖励,对食品浪费行为予以处罚,奖罚分明。比如实行预约制订餐,员工各时段餐食需要提前预订,做到种类、分量因人而异。如果订餐后员工没有取餐造成浪费,则会受到相应处罚。

 

在制造行业,很多企业的日常管理仍依赖人工,对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纸质记录,但纸质记录难以保存,容易出现偏差,且费时费力。为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兼顾环保,元气森林实行数据采集及记录都在线上完成。

 

元气森林还将反浪费理念体现在消费端,推出小包装产品。其300ml规格的小乳茶产品不仅满足一次性饮用需求,还凭借小巧可爱的设计赢得不少年轻消费者喜爱。

 

自建工厂强化供应链

 

厉行节约的同时,元气森林加强供应链建设,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保障食品安全。

 

作为饮品市场的新宠儿,元气森林投入资金自建工厂,打造自有供应链能力。元气森林相关负责人解释称,“自建工厂不仅有利于扩大产能,更大的意义在于创新。饮料企业对产品创新能力的需求激增,选择代工厂还是自建工厂,直接关系到新产品测试与工艺优化,关系到后续新产品的研发与市场竞争能力。”

 

据介绍,元气森林首家自有工厂落户安徽滁州,在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设置了多道全自动视觉监控设备。如在制作瓶子过程中,专门增加瓶口检测设备,对瓶口有损伤的产品在线直接剔除。工厂的微生物控制级别达到了行业最高标准——log6水平。

 

日前,元气森林与湖北咸宁高新区签约,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湖北生产基地项目。这也是元气森林继安徽滁州、广东肇庆、天津西青后建设的第四座自有工厂。该项目计划用地面积约200亩,主要建设元气森林产业综合体,同步打造5A级开放式“生态旅游+工业科技”特色产业园,全面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0亿元。

 

从2020年7月建设首家工厂,到湖北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地,元气森林在短短1年时间里重资推进4家自有工厂落地,完善了在华北、华东、华南及华中地区的重点区域布局。其中,环保工厂被元气森林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研发创新提升消费体验

 

与很多企业的创业经历不同,元气森林首先成立的并非公司,而是研发中心。2015年,元气森林研发中心成立;2015年-2016年,进入产品研发阶段,成立公司;2017年-2018年,元气森林产品正式面向市场和消费者。

 

对于初创品牌来说,赛道方向和企业的价值取向同样重要。

 

在元气森林入局前,中国饮料市场上的减脂、减糖产品并不多,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升级化的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在这一背景下,元气森林通过市场洞察研发了无糖气泡水,开辟出国产饮料品牌主导的蓝海。

 

随着对市场洞察的不断深入,元气森林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陆续推出燃茶、乳茶、微气泡果汁等产品,并将研发创新视为打造品牌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基础。

 

2021年5月20日,元气森林与江南大学达成战略合作,联合组建“江南大学—元气森林减糖健康研究院”,这是国内首家校企合作成立的减糖健康研究机构。

 

元气森林研究院院长王雪刚介绍,研究院将在无糖健康食品开发、生产、销售以及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多方面展开合作,重点关注从生产到销售问题的解决、营养科学评估、相关产品专利等。

 

“研发产品,元气森林不考虑成本,不考虑方法论,要做一个消费者真正喜欢的产品。”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公开表示,元气森林是行业首家使用高成本天然甜味剂的品牌。此外,“燃茶”是行业内率先将茶叶只泡一次的产品;“微气泡果汁”所有甜味都来自水果,含有99%的果汁,“这是我们对消费体验的极致追求。”

 

在唐彬森看来,要用互联网精神而不是互联网思维来做好产品。中国不缺消费能力,缺的是好产品。消费背后的大逻辑是整个平台经济已经过剩,未来一定是好产品、好服务的天下。“互联网精神的核心就是真正把产品做好。只要对用户好,一定会有回报。”

 

【反浪费建言】


★倡导文明就餐,珍惜粮食,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合理安排饮食,避免浪费的同时,应追求食物的营养配比、科学搭配。


推动食品饮料科研,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从减糖研究作为突破口,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图片来源 企业供图

编辑 郭铁 祝凤岚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