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阅读原文>>>


点火升空!直击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现场点火起飞瞬间


多图多视频直击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舱内对着摄像头招手,比“OK”手势。第一次上太空的汤洪波,座位靠窗,不时望向窗外,还用笔体验失重状态。


汤洪波向外张望

神舟十二号与地球同框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航天员拎着的小箱子是什么?

原来是小型便携通风装置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6月17日早,神舟十二航天员出征仪式上,3名航天员手里都拎着小箱子。专家介绍,进舱之前,航天服需要通风,航天员手中提的小方箱子就是一个手持的小型便携通风装置,带电源和风扇,为航天服提供一定的通风量,来保证人体的热舒适性。


航天员的“天宫”生活是怎样的?

有“躺睡”和“洗澡”自由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开始建造空间站时,设计师们为航天员预留了相对充裕的生活环境,舱内活动空间从天宫一号的15立方米提升到了整站110立方米,简直是从“筒子间”搬进了“大平层”。


空间站本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分别设置了生活区和工作区。生活区内有独立的睡眠区、卫生区、锻炼区,还配有太空厨房及就餐区。独立的睡眠区确保航天员睡觉不受干扰,虽然仍要把自己“装进睡袋”,但已经实现了从“站睡”到“躺睡”的变革。在卫生区,航天员虽然不能享受和地球上一样的淋浴和泡澡,但能够在“包裹式淋浴间”里手持喷枪,把自己擦拭干净,最大程度上解决了个人卫生问题。


已经升空的天舟二号送去了丰富的食物。我国的航天食品有不少传统中式菜品的身影,具有明显的中式特色。食物不仅有主副之分,讲究荤素搭配,更有独特的风味,甚至人人皆知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都出现在航天员的美食列表里。


舱内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图


天舟二号还对以太网通信进行了全面功能升级,这让空间站有了“移动WiFi”,并创造了一个智能家居生活空间。每位航天员都有一个手持终端,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通过App调节舱内照明环境,睡眠模式、工作模式、运动模式……不同的舱内灯光,能够调节航天员的情绪,避免长时间处于单调环境所带来的不适。航天员可以视频通话,也可以即时接入移动终端,还可以上网冲浪,听音乐、看视频等。


为了给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强有力的地面支持,在地面还有一个和天上一模一样的空间站,就是为了确保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地面人员能够模拟空间站的实际情况。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研制团队中,有一支队伍专门负责为航天员提供生命保障,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太空工作居住环境。


载人航天30年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实现五个首次


时隔五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乘航天员进入太空,实现了五个首次。


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阅读原文>>>


对话

航天员聂海胜亲属:初中背80斤草料帮家里放牛 家人很骄傲



15日,聂海胜侄儿聂建付告诉《紧急呼叫》,叔叔读初中时还帮家里分担农活,高中毕业想参军得到家人支持。三年前聂建付曾到北京探望,叔叔聂海胜对他们非常亲切。侄儿聂建付和侄媳妇表示,得知聂海胜再次出征家人们都很骄傲,祝福他圆满成功。


航天员聂海胜弟弟:我们体形接近哥哥常寄衣物回家 关心小辈成长



记者探访聂海胜老家湖北枣阳,弟弟聂新胜称有三年没和哥哥见面。聂新胜说,因为他们两兄弟比较内向,平日里一个月或几个月联系一次。他表示,哥哥聂海胜很关心家里生活和小一辈的孩子,疫情期间也常打电话告诉家人勤换口罩、勤消毒。聂新胜表示,家人得知聂海胜再出征的消息激动又紧张,他代表全家人送出祝福。


航天员刘伯明亲人:高中为省钱每天骑车10公里 曾辍学做工



刘伯明的五弟刘伯福称,二哥刘伯明高中时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往返近10公里,为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刘伯明高中时曾短暂辍学。刘伯明的大哥说,高中那几年刘伯明十分辛苦。为备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刘伯明已经一年多没回家,“哥哥说执行完任务就回家”。15日下午,刘伯明和家人最后一次通电话,“他告诉我们状态很好,不用惦记”。


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回顾


30秒回顾中国载人航天之路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神舟载人飞船的跨越式发展并非一步达成,自1992年9月21日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立项以来,神舟载人飞船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验证,一发又一发的成功,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


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


最终,神舟十二号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具备了冷静解决任何突发问题、自信完成各项发射任务的能力。


★1992年9月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来,我国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相继发射成功,通过实验四次无人飞行任务,为后续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乘载一名航天员成功发射,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安全返回地面,我国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2005年10月12日★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搭载两名航天员上天,在轨完成了多项操作,首次实现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多人多天成功巡天,圆满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号飞船搭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航天英雄翟志刚从轨道舱进入太空,迈出了中国人漫步太空的第一步。


★2011年11月1日★


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施了首次无人交会对接,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取得的又一新的胜利。


★2012年6月16日★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再次与天宫一号对接,先后通过自动控制、手动控制两次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以及中国首飞女航天员刘洋入驻天宫一号,突破了手控交会对接技术。


★2013年6月11日★


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了第二次载人交会对接飞行,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在成功完成交会对接后进入了天宫一号。


★2016年10月17日★


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景海鹏和陈冬执行了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30天组合体驻留任务,考核了中期驻留支持能力,开展了一系列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

综合整理自新京报、新华社、央视新闻


编辑 王晓琳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