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姝)6月24日,北京三中院召开了涉毒品犯罪案件审理情况新闻通报会,新京报记者在现场获悉,近一年来该院辖区两级法院共审理 178件毒品犯罪案件,其中涉大麻类毒品犯罪显增,且呈现涉毒人员低龄化、涉毒场所集中化趋势。 

 

涉毒人员呈现低龄化趋势

 

通报会上,北京三中院副院长辛尚民介绍,自20206月至20215月,北京三中院辖区(包括朝阳、通州、顺义、怀柔、平谷、密云6区)共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78件,毒品案件数量总体有所下降,共判处毒品犯罪分子200余人。 

 

辛尚民说,就审理的涉毒案件来看,涉大麻类毒品犯罪显增,且呈现“涉毒人员低龄化,涉毒场所集中化”趋势。 

 

20206月至20215月间,北京三中院审理的毒品案件中涉及的毒品仍主要为甲基苯丙胺(冰毒)。但涉大麻类毒品犯罪案件迅猛增加,与传统毒品海洛因的交易频度不相上下。

 

此外,涉大麻类毒品人员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25岁以下年轻人占七成以上,部分人接受过大专以上中高等教育,也有人还有留学经历,对毒品的危害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因受境外部分国家或地区大麻有限合法化的影响,产生了大麻类毒品成瘾性低、危害性小的错误认知,为追求一时好奇或享乐而涉毒。 

 

辛尚民说,涉大麻类毒品犯罪常发生于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集中的地区。吸毒人群还将涉毒圈逐步扩大到吸毒者日常的社交圈,出现同事、朋友共同涉毒的情况。

 

此类案件中,部分大麻类毒品来自境外,购毒者通过互联网在境外购买毒品后,通过国际物流形式走私入境。吸毒人群间还会互相“代购”、共同“团购”境外毒品,形成走私毒品的共同犯罪。 

 

运毒人员鲜有前科劣迹或吸毒史

 

据辛尚民介绍,该院审理的毒品案件均涉及运输毒品行为,主要有远程物流包裹运输、同城“闪送”运输、贴身夹带运输、自驾车或网约车运输、人体藏毒等。

 

运毒人员大都为受雇佣青壮年,文化程度均较低,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其中少数还具有赌博等经济花费巨大的恶习,但鲜有前科劣迹或吸毒史,犯罪动机多为意图在短期内谋取巨额经济利益。 

 

通常毒品犯罪的“上家”通过社交软件等平台随机招募受雇佣人员,许以丰厚报酬为诱饵,引诱受雇佣人员前往云南等边境地区,以随身携带或前往指定目的地收取指定物流包裹的形式运输毒品。 

 

辛尚民说,受雇佣人员虽系受指使的无业人员,并非毒品的所有者,在整个毒品犯罪环节中处于辅助地位。但此类涉案毒品数量大,从1千克到3千克不等,他们也将受到十分严厉的刑事处罚。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