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中国政府网。


“全面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特困人员认定条件适当放宽”……近日,一批新规正式实施。在这些影响民众“钱袋子”的诸多新规中,“全国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这一条措施尤其让人惊喜。

 
“证照分离”利于减少垄断和寻租
 
何谓“证照分离”?解读这项改革的意义,不妨先谈此前的市场制度。
 
对市场稍有了解的人知道,企业进入市场都需办理一证一照。“一证”是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一照”即在工商部门申办的营业执照,并且通常是先证后照。
 
执照是形式审查,没有办理难度;而各行业的许可证不一样,有的行业的审核颇为严格。这种审核就会形成行业门槛,比如餐饮行业和医疗卫生行业,门槛显然大不相同。
 
在很多人看来,“先证后照”非常合理——企业进入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难道无需审核资质吗?
 
如果他们没有专业知识能力,没有经过考核,出事了怎么办?主管部门就应该严格把关,审核他们的资质。
 
“审批主义”大有市场是基于几项假定:企业进入市场活动,就存在违法违规的可能,必须严加审视。行政部门具有识别不法企业的能力,能将它们挡在市场之外。这种审核能够净化市场,有利于行业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审批主义”的假定其实不符合真实市场。抬高准入门槛无益于净化市场,反而有可能带来垄断和寻租。
 
“证照分离”的实质是弱化和减少审批。像“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以告知承诺制简化办证审批”,直接取消了行政审批权;“下放审批层级”“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有利于企业过审;而“先照后证”,以娱乐企业为例,先领取执照再领卫生许可、上网服务等证件,被拖延驳回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追溯“证照分离”的源头,是始于2002年“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的改革。当年这项决定一举废除了789项行政审批名录。
 
随后每隔一两年,国务院都会出台新的取消和调整名录,数量都在上百。一直到2013年以后,这项名录才逐步减至几十个。


▲资料图。2020年9月8日,(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浑南会客厅”内,工作人员在帮助企业上传文件。 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国务院最新的“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决定”是在2020年9月,包括取消29项审批、下放4项。表面上看改革好像在放缓,现在每年取消审批项目的数量,不及当年零头。但其实不然。

事实上,近年来国务院就在各自贸区试点“证照分离”改革。实质不变,只是另起名目,规模丝毫不减。今年7月1日施行的,就是近几年积累的523项“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国范围推广。

 
减少行政审批,激活企业和市场活力
 
这些改革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呢?举几个医疗健康领域的例子吧。
 
“开办诊所不再设置审批,改为诊所执业备案”“诊所执业由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告知承诺制,当场许可”“放射诊疗许可证审批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
 
这些审批明显降低了医疗市场的门槛,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供给。
 
至于很多人提出“开办诊所不再需要审批,那谁都可以开诊所,出事了怎么办”之类的担忧,完全没有必要。
 
中国有执业医师制,诊所需要备案,出事故有法律追究,这些都已足够。将审批权取消,其实是将诊所“是否必需”的问题交给市场。
 
从这些例子也能看出,改革需要秉持专业主义来缓解公众焦虑,而不是放任管制情绪蔓延。
 
类似例子还有很多。比如“305.饮用水供水单位不再要求提供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合格证明”,企业雇佣什么样的员工,会有各自的专业标准。无端设置法定门槛,不能消除门槛降低风险,反而给企业带来无谓麻烦。让企业和市场发挥作用,减少行政审批,这是改革的核心要义。
 
改革开放之“改革”,就是改变旧经济体制“政府无处不管”的局面,多让市场发挥作用。始于2002年的“取消和调整审批”到今天“证照分离”全面施行,中国在行政审批领域的改革,达到了几千项之多,这有利于各行各业摆脱束缚,进一步激活经济发展的活力。
 
长达近二十年,目标始终不变的“取消和调整审批”,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发挥纠错体制的典范。改革始终没有停息,发展继续向前推进,这是最值得珍视的经验。
 
□陈兴杰(专栏作者)


编辑:陈静   实习生:耿心玥   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