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徐美慧 实习生 赵萱)“中欧合作伙伴对话”系列活动首场活动7月13日在京举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表示,绿色发展是中国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推动绿色发展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和愿景,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表示,北京将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到2025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1600公里,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56%。

 

7月13日,“中欧合作伙伴对话”系列活动首场活动在京举行。实习生 赵萱 摄

 

本次活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司和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共同举办,活动以“共商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加强中欧务实合作开展交流对话。

 

“十三五”时期,北京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53%

 

苏伟开幕致辞中表示,欢迎包括欧洲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共享中国超大市场和内需潜力,希望中欧企业抓住时代机遇,携手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做大做强“绿色经济”。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表示,“十三五”时期,北京全力推动首都绿色发展,城市发展正处在深刻转型,城乡环境品质正发生历史性变化。

 

过去五年,北京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全国最好水平;PM2.5年均浓度5年累计下降53%,达到38微克/立方米,刚刚过去5月、6月浓度分别为20微克/立方米、18微克/立方米,连续创有监测记录以来单月最优;北京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8.1%,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无煤化”,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运营里程近1100公里,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3.1%。

 

过去五年,北京新增城市绿地36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4.4%,密云水库实现21年来最大蓄水量,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25年来首次实现北京段全线有水;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恢复河湖湿地,拓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丰富的栖息地,2020年北京生物多样性调查实地记录到各类物种共5086种,发现了70种北京新记录种。

 

到2025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1600公里

 

谈绪祥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继续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深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扩大生态环境容量。

 

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方面,“十四五”时期,北京将优化完善《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从源头控制非首都功能增量。推动市级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实施绿色低碳循环改造,制定实施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电子设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绿色提升计划,建设一批绿色工厂,大力促进农林业和服务业清洁生产循环发展。

 

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方面,北京落实可再生能源优先的理念,将可再生能源利用作为各级规划体系的约束性指标,实现与城市建筑、基础设施、现代农业设施、矿山修复治理的融合发展,推进光伏、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有序推进源网荷储用一体化发展。

 

谈绪祥指出,到2025年,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比重将达到14%左右。

 

在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方面,“十四五”时期,北京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大气污染防控、节水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节能与环境服务业、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污染场地与土壤修复、现代化能源利用、绿色智能交通、生态农林业等9个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征集发布推广一批绿色创新技术产品,组织开展绿色技术供给和需求应用精准对接,支持绿色创新技术在京示范应用和效果检测评估。

 

同时,将致力打造中关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平谷区5个绿色技术创新集群高地,在冬奥会、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兴国际机场、回龙观天通苑大型城市社区,建设4个绿色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区,建设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心。

 

在扩大生态环境容量方面,北京将推动城市更新,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品质和承载能力;同时,将加快构建圈层式、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到2025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1600公里,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56%。

 

此外,北京还将实施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改造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公园绿地,到2025年,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达到40%以上。同时,北京将严格施行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实施60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山区造林、350万亩森林健康经营,到2025年,北京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建立100处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本次活动共有来自11个欧洲国家的70家知名企业、30家中方企业机构及相关欧洲在华商协会,约150名代表参加。实习生 赵萱 摄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会上,埃森哲、宝武钢铁、诺维信、上海重塑集团等10家中欧企业代表就“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企业的低碳转型路径”和“绿色创新技术与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开展专题讨论。许多企业发表了对本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低碳转型的一些经验。

 

“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于2030年碳达峰,206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可持续发展难题提供的解决方案,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诺维信相关负责人表示。

 

宝武钢铁集团总工程师高建兵表示,其将于今年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的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

 

如何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是高建兵指出的三大关键点。

 

“钢铁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统筹各方力量作出艰苦卓绝的努力。”高建兵表示,其正在努力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实现钢铁与相关行业协同降碳,把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资源吃干榨尽,并帮助所在城市消纳城市垃圾,为构建“无废城市”发挥钢铁企业的积极作用。

 

埃森哲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重要的碳排放行业之一,能源行业的转型将对中国实现低碳发展的道路产生深远影响。目前,中国不断推进着能源行业改革,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正在发生重大、深刻的积极变化。“十四五”期间,能源企业需要加速构建综合能源体系的步伐,同时,面临着技术、成本、安全等多方面的叠加影响,“可以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努力有望为中国能源企业转型提供新的动能。”

 

本次活动共有来自11个欧洲国家的70家知名企业、30家中方企业机构及相关欧洲在华商协会,约150名代表参加,涉及能源电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金融咨询等多个领域;会后,欧洲企业代表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金风科技、京东方、森特士兴、百度阿波罗科技园等企业参访调研。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实习生 赵萱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