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理赔半年报发布季,各家险企开始“秀肌肉”。


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0日,已有22家保险公司发布了理赔半年报,总赔付金额约733亿元。


其中,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理赔金额均达百亿级别,分别为超269亿元、204亿元。太保寿险、太平人寿的理赔金额则均超50亿元,分别为92亿元、50.8亿元。


透视多份理赔半年报发现,医疗赔付成为大多数险企中理赔件数最多的赔付类型,即小额多次,重疾赔付则是赔付金额最多的类型,这说明,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购买医疗险或重疾险更为“实用”。


此外,多份理赔半年报均提及,重疾险件均赔付金额较低,已无法覆盖现阶段的医疗费用,建议消费者购买重疾险时应提高保额。


医疗出险频次高 重疾理赔金额大 买医疗险、重疾险更实用


理赔作为客户获得感的直接来源,保险公司也颇为重视。近年来,发布理赔报告已经成为行业常规操作。


从各险企披露的理赔数据来看,医疗、重疾等责任是保险公司出险次数或金额最高的责任,这说明,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购买医疗险或重疾险更为“实用”。


比如平安人寿,上半年总计理赔209万件,赔付金额为204亿元,其中,医疗赔付件数高达191万件,占比91%,这里边疾病医疗的赔付占比更高,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群疾病出险的最主要原因。


重疾赔付件数虽然不多,仅13万件,但赔付金额却高达104亿元,占比51%。恶性肿瘤是重疾赔付的第一大原因,其次原因分别为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良性脑肿瘤、慢性肾衰竭等。


又比如爱心人寿,上半年赔付金额为3813万元,其中,医疗险占赔付件数的65%,重疾险占赔付金额的50%。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买保险的时候,应本着“家庭支柱优先、重疾险优先、宜早不宜迟”的配置原则,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优先给家庭主要劳动力买保险,并先配置重疾险,且应尽早配置。在此基础上,还可视预算情况,对家庭其他成员,以及医疗险和意外险等其他保险产品酌情进行配置。


多份报告提示重疾保额低 业内人士建议应提至30万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多家险企在理赔报告中披露了重疾件均赔付金额,普遍在十几万元,一些险企的重疾件均赔付金额甚至在10万元以下,比如太保寿险重疾件均就仅有5.5万,显然,这已无法覆盖现阶段的重疾治疗金额。


2019年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上的一篇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恶性肿瘤所需的相关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


而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2019年我国公立医院住院病人仅医药费人均即达10484.3元,而肺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急性白血病等病种住院病人的平均医药费均超过2万元。现实生活中,为了治疗癌症,斥资数十万元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因此,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建议称,购买重疾险时,应该保证保额至少在30万元以上,才能覆盖患者生病后的长期医疗、护理费用以及收入损失。若消费者在多年前已购买过重疾险,但现在发现保额不够了,可以选择再购买一份功能更齐全的重疾险,两者保额加起来达30万至50万即可,当然,经济条件较好的话,保额也可以再适当提高一些。


“此外,在购买重疾险时,消费者还应当拉长保障期限,最好购买保障至终身的重疾险,因为癌症在年老时发病率更高;若预算充足,还可购买有轻症和中症责任,以及重疾多次赔付的产品,让保障更加充分。”上述业内人士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