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右)与到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美国华盛顿白宫举行联合记者会。图片来源:新华社


当地时间7月21日,美德两国政府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就俄德“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达成协议。
 
绕过乌克兰
 
“北溪-2”项目旨在铺设一条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可绕过乌克兰把俄天然气输送至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全长1230公里,年天然气输送量550亿立方米。管道自2011年开始评估,2015年6月立项,2018年开始铺设,原计划2020年交付使用。
 
原本德国乃至西欧从俄罗斯购买的天然气都要经过乌克兰、波兰两国领土,上述两国每年可从中收取可观过境费。但自2010年后,俄乌关系变得微妙,经济不景气的乌克兰试图借地利之便“吃拿卡要”,令俄、德两国都感到不满,遂滋生了扩建“北溪”输气管的想法。
 
但在“北溪-2”修建过程中,2014年爆发了克里米亚危机和乌克兰东部地区武装冲突,俄罗斯成为整个西方的众矢之的,原本属于苏联-东欧集团、后加入欧盟和北约的中东欧国家更是人心惶惶,“修管”一时间成了“政治不正确”、“鼓励俄罗斯和普京”的事。
 

▲2018年8月1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右)与来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6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更是极力阻挠,并于2019年12月推动美国两院先后通过了针对“北溪-2”工程相关实体和个人的制裁法案,迫使该工程在完成度高达95%的情况下一度“搁浅”了18个月之久。
 
拜登上台之初,鉴于其所属民主党和“绿色能源”派的密切关系,以及热衷“人权外交”的传统,一度表现出比其前任更坚决的反“北溪-2”的立场。
 
美国外交二号人物、国务卿布林肯,直到今年3月25日还在布鲁塞尔北约会议上大声疾呼“‘北溪-2’不论对美国或欧盟都是很糟糕的项目”,并重申美国的制裁决定和决心。
 
然而5月19日,拜登政府态度忽然180°大转弯:当天布林肯领导的国务院宣布取消对“北溪-2”等项目相关公司及其负责人制裁。两个月后的联合声明,则正是这一重大转向的最新结果。


美德联合声明竭力表现出一副“皆大欢喜”、“有所约束”的“成果感”:声明称“如果俄罗斯试图将能源用作武器,或对乌克兰采取其他侵略行动,德国将在“国家层面”采取行动,并配合欧盟实施包括制裁、限制俄罗斯出口能力等措施加以反制。
 
正如能源问题专家、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布罗所言,美德“北溪-2”妥协的实质,就是美国牺牲乌克兰、波兰利益,换取美德团结,而德国付出些许暂时性代价,以博取能源方面更大主动权。
 
赢家与输家
 
俄罗斯及普京无疑是最大赢家:尽管许多专业分析师均认为,“北溪-2”的建成并不会大幅提升俄在西欧天然气市场约40%的占比,但在政治上,俄罗斯至少可以单方面宣称,在克里米亚-东乌事件后,俄罗斯初步在西方“包围墙”上打开了一个醒目的缺口。
 
德国和默克尔即便不是大赢家,至少也不是输家:其在和美国的博弈中他们占了上风,虽然也为此“出血”,但毕竟实现了让“北溪-2”打通的初衷,这对于即将引退的默克尔而言,无疑是最圆满的大结局。
 
此外,欧盟在法国等国影响下,对“北溪-2”项目持明显保留态度,在美德联合声明发布次日就表示要“启动审查”。


▲2019年12月9日,在法国巴黎,(从左到右)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出席“诺曼底模式”四国峰会。图片来源:新华社


德国的初衷,不仅是利用“北溪”管道满足自身需要,也想借此通过向欧洲其他国家中转销售天然气并从中获利,现在看来恐怕很难实现。
 
乌克兰和波兰无疑是大输家:不仅是丧失了一年约13亿美元的“过路费”,还有两国借西方的“大力支持”抵御俄罗斯压力的信念。这些都随着一纸美德联合声明,变成了“不确定因素”。
 
另一个大输家则是拜登:其态度突然“大转变”,当然是为了稳住暴躁的德国,并进而稳住西方联盟,使之愿意配合美国的“大计”。但拜登在美国国内早已“炸营”,他在未与国会充分协商的情况下,动用行政手段绕过国会直接行事,激起了许多不满。
 
两党对拜登的“大转变”都普遍表示不满,斥为“送给普京的大礼包”。且未来俄罗斯和普京一旦有任何“刺激行为”,这一争议性决策都会被拉出来“讨伐”。
 
麻烦的善后
 
波兰和乌克兰虽然被美德两国政府“期待理解”,但被绕过的波兰和乌克兰却在第一时间就表达了“不理解”: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随即与波兰外长拉乌发表联合声明,对美德协议表示强烈不满,称这样的决定“在政治、军事、能源各层面对乌克兰和中欧构成新的威胁”。
 
白宫随即宣布拜登将于8月30日接待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保持与乌克兰的“密切协商”,但随即被国会共和党人及部分国会民主党人斥为“试图向乌克兰政府施压迫使其认命”,反对者讥讽道“磋商难道不应放在决策前吗”?
 
消息人士称,布林肯的顾问将“尽快”访问波兰和乌克兰,“确保两国支持协议”。可想而知,不论过程如何一地鸡毛,“讨论”的最终结果早已被美德“内定”——这一幕在东欧地缘政治史上,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特约撰稿人|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徐秋颖

 实习生|韦英姿

 校对|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