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夺得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图/新华社


7月24日5时,新京报记者从东京当地的一家酒店出发,驱车2个多小时,赶到距离东京核心区约30公里的朝霞射击场。记者第一次现场报道奥运会,见证了中国小将杨倩拿到东京奥运会首金,老将庞伟收获宝贵的铜牌。兴奋和激动之余,也深切感受到射击这个项目的残酷和魅力。


大多数人在电视机前看到的是决赛的8人对决,几乎每枪都扣人心弦,预赛成绩不带入决赛的新赛制也让人大呼过瘾。对所有参赛运动员来说,预赛的残酷程度不亚于决赛,无论能否从预赛突围、站上领奖台,他们都在奥运会舞台上竭尽了全力,只是有人留下遗憾,有人收获鲜花和掌声。


女子10米气步枪预赛、决赛的比赛场地不同。预赛的对决,50名选手站成一整排,75分钟内完成6组总计60次击发,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击发的节奏不限,还可以暂停和教练沟通,这给了运动员们很大的自由度,同时也充满了挑战。


预赛正式开始,场馆内噼噼啪啪的枪声不绝于耳,现场大屏幕滚动播放着每个人的实时成绩、排名。嘈杂的比赛环境,身边选手的节奏影响,身后摄影记者的快门声干扰,运动员们必须保持高度专注,才能确保正常发挥。


杨倩被分在20号靶位,从练习阶段开始,由于身边两位选手的击发节奏极快,她不得不反复闭眼、调整呼吸。另一位中国选手王璐瑶处在47号靶位,或许是没处理好节奏,第一组10枪击发完,只打出102.3环。


前来报道的中国记者,焦急地往返于场地两侧,紧盯着场内的屏幕,时刻关注两位中国选手的成绩、排名,王璐瑶无缘决赛,杨倩涉险晋级,惊出大家一身冷汗。最失望的是印度记者,夺冠呼声颇高的两位印度选手双双爆冷未晋级。最高兴的是韩国记者,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分列预赛第2位、第4位,成为决赛唯一拥有两名选手的队伍。


只是决赛又是不同的舞台,耳边的声音由嘈杂变为寂静,选手们在预赛中尚可“隐匿”于人群中,决赛中瞬时万众瞩目。如何应对这种转变,能否及时调整心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比赛的表现,杨倩虽资历尚浅,但将外部干扰降到了最低,以一颗“大心脏”,将东京奥运会首金收入囊中。


老将庞伟(右)收获宝贵的铜牌。图/新华社


24日下午的男子10米气手枪预赛、决赛则是另一番景象。年轻的韩国选手在预赛中表现十分抢眼,决赛前公开亮相时,其敬礼的手已经发抖,果不其然,连续出现低级失误获得第8名。最终的冠亚季军归属3位老将,41岁的伊朗选手、37岁的塞尔维亚选手和35岁的庞伟。


有的年轻人付出了惨痛代价,有的小将顶住压力、站上领奖台。有的老将没能抵挡住新人的冲击,也有多朝奥运元老终于修成正果。


过去几十年来,奥运会的射击舞台已经演绎了太多励志故事,上演了太多悲喜瞬间。可以说造化弄人,也可说运气使然。无论历史如何评判,起码在今天的朝霞射击场,残酷的赛制和结果背后,闪耀着新人弄潮、老将坚守的光辉。


新京报记者 徐邦印 东京报道

编辑 王春秋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