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报告。该报告在调研全球55家企业碳中和实践基础上,介绍了六大行业的碳中和举措,伊利、中国圣牧等作为全球农业食品业代表被收录进报告进行了分析。

 

伴随今年“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我国头部农牧企业及食品制造业的碳中和实践正在加速。专家建议,将产品碳足迹信息以标签形式呈现给消费者,推动企业做出碳减排行动。


 

伊利碳排放强度下降超41%

 

减少碳排放是改善气候问题的关键一步,与许多行业息息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农牧业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约为17%,仅次于能源行业、建筑业,位列第三位。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报告指出,食品摆上餐桌前需经历从研发、收获、加工、分销、零售到储存的层层环节,每个环节均会产生温室气体。随着人口增长和饮食结构向肉类倾斜,预计未来几十年全球食品消费增速将达到70%。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同时,推动农业食品行业碳减排可能颇具挑战性。许多农业食品企业垂直整合度高,集产品加工销售和农场自主经营为一体,养殖活动碳排放量可占排放总量的60%以上,其中来自牲畜粪便的甲烷排放不可忽视。而90%以上的食品制造商的碳排放主要来自间接排放,包括原料、采购、包装和物流等环节。

 

在报告列举的降低养殖活动碳排放的实践中,阿根廷牛肉系统(Argentina Beef System)主要通过健康干预措施减少每千克活重的甲烷排放。自2010年起,国际粮油巨头嘉吉在全球各地厂房设施中实现沼气的捕捉和再利用。在中国,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重点介绍了中国圣牧的举措。中国圣牧利用有机牧场饲养奶牛,通过罐车或管道将液体肥料运送到氧化池,经过氧化发酵和无害化处理后实现还田利用。

 

在食品加工领域,伊利的碳中和实践被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写进推荐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自2010年起,伊利依照相关标准盘查碳排放,流程日趋标准化,已组建一支百人团队专门负责碳排查并提出节能减排举措。2014年以来,伊利投入9000万元将燃煤锅炉改造为天然气锅炉。截至2020年12月31日,伊利旗下24家工厂通过ISO50001认证,19家分(子)公司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2019年,伊利报告了19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其碳排放强度从2012年的37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吨终端产品降至2020年的222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吨,降幅达41%以上。

 

“伊利已于今年启动碳中和项目,经过核算,一瓶金典有机奶的碳足迹总量仅相当于3颗鸡蛋的碳足迹总量。”伊利集团副总裁赵昕在本次报告发布会现场说。

 

食品企业碳中和实践加速

 

2017年,我国成立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0年9月,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表示,在2030年前抵达碳排放高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伴随今年“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头部农牧企业及食品制造业的碳中和实践正在加速。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一系列手段抵消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乳企澳优也将减排纳入战略规划。目前,澳优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密度(每百万元收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由2018年的4.5吨下降到2020年的2.6吨。而在世界范围,食品巨头雀巢正致力于包装解决方案。《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报告显示,目前雀巢87%的包装、66%的塑料包装是可循环再生或重复使用的。

 

不过,实现碳中和意味着成本增加,伊利仅改造天然气锅炉就投入9000万元。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在经济层面受益,将成为其加入碳中和行列的关键因素。波士顿咨询公司碳中和相关项目经理林梦雅告诉新京报记者,碳中和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收益是降本增效,对企业品牌形象有提升作用。对上市公司来说,碳中和还有助于提高公司评级,减少融资成本。

 

数据显示,得益于2020年的专项推进节能项目,伊利将运营成本降低1亿元,节约4800多万度电、400万吨水、430万立方米天然气、2.8万吨煤。

 

一些国外同行的成功案例也值得借鉴。恒天然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其碳排放量较全球平均水平低70%,比其他主要牛奶生产商低46%。从2021年6月起,符合恒天然在牧场可持续发展和牛奶质量标准的奶农,将有资格获得每公斤乳固体最高10新西兰分的额外差额支付。此外,恒天然工厂还制定了2025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

 

“若菲仕兰所有会员牧场减少一半的能源消耗,每公斤牛奶的碳足迹将减少3%。”在荷兰,菲仕兰制定了“路线2020”战略,承诺实现碳净中和。菲仕兰越来越多的会员奶农通过利用太阳能设施、风力涡轮机、粪便产生的气体来生产能源,实现自给自足。2021年,首批50吨载重的氢动力奶罐车也投入使用,减少了牧场到工厂的碳排放量。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锐建议,将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信息以标签形式呈现给消费者,来影响消费倾向性,可推动企业做出碳减排行动。近几年国际上兴起的植物肉、植物奶等品类,就是消费者通过购买行为推动企业减少碳足迹的有效案例。

 

新京报记者 郭铁 图片来源 主办方供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