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殷巧亮(左三)和其他志愿者来到光荣院为老人理发。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影报道 

  

2021年6月9日,本溪桓仁阳光明媚,上午9时,殷巧亮和另外7位朋友先后来到五女山脚下的一处光荣院,相互寒暄后,便各自从随身背包中拿出了理发消毒用品。

  

他们都是慈善义工队的志愿者,殷巧亮是队长,当天,是来为老人免费理发。大家一边理发一边和老人聊天,不到一个小时,就给10位老人都打理好了。

  

放下电推子,殷巧亮感觉有些累,她抬起左手护着右胸,一天前,她刚在沈阳做了乳腺癌手术的术后拆线。

  

艰难支撑尿毒症家庭,

乳腺癌确诊10年又复发

  

49岁的殷巧亮是一名乳腺癌患者,20多年来一直经历磨难:1998年,丈夫就患尿毒症失去劳动能力,殷巧亮不离不弃,一边打工,一边照顾丈夫和女儿,10年时间花光了所有积蓄,也没能挽回丈夫的生命。

   

6月9日,殷巧亮在出租房里打理绿植,她喜欢这种有生命力的感觉。

  

2010年,殷巧亮被查出乳腺癌。当时的她,还没从失去丈夫的阴影中走出,痛哭过后,她咬牙走上了抗癌路:6次化疗,左乳整个切除。

  

2020年,病魔又一次来袭,殷巧亮乳腺癌复发。手术后,她又失去了右侧乳房。

 

6月8日,沈阳,殷巧亮在医院查看病历,她刚做完乳腺癌手术的术后拆线。

 

6月8日,沈阳,拆线后,殷巧亮胸部隐隐作痛。

 

6月8日,沈阳站,殷巧亮上午坐火车来沈阳拆线,下午便回桓仁。

 

6月8日,回桓仁的车上,殷巧亮想到刚过世的父亲,流下了泪。当年,父亲曾告诉她要积极生活。

 

体会苦难 感恩帮助

投身公益回报社会

 

不幸的生活让殷巧亮体会了人间的苦难,对身边朋友们的帮助和鼓励也格外珍惜并想要给予回报。

  

2012年,殷巧亮通过朋友接触了公益志愿者组织,成为了公益人。2013年,她发起成立了桓仁第一支慈善义工队,并担任了队长。从此桓仁各处都留下了这支队伍的做公益的脚印,光荣院、福利院和养老院等福利机构更成为他们每月固定的公益活动场所。

     

6月9日,殷巧亮和其他志愿者来到光荣院为老人理发,活动结束后,她进行总结,并感谢大家的付出。


殷巧亮还从志愿者中选出有文艺特长的队员,组成“爱心乐团”,自导自演节目,为老人和市民进行义演。

  

6月9日,殷巧亮在公园拍摄别人跳舞。她组建的“爱心乐团”,也曾在此进行公益演出。

  

殷巧亮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老人亲切地称呼她“亮亮”。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她的志愿者团队,8年时间,志愿者已经发展到了数百人,殷巧亮因此先后获得“桓仁好人”、“本溪道德模范”和“辽宁好人”等荣誉称号。

  

殷巧亮家中,电脑中存放着她在2015年获得“桓仁好人”时的领奖照片(中间为殷巧亮)。

  

几年来,殷巧亮一边打工一边投身志愿服务,即便是在乳腺癌复发后的治病期,也没有停止:在五女山景区清洁垃圾、在社区运送抗疫物资、在养老院陪老人聊天……

 

6月9日,殷巧亮展示她和志愿者伙伴在疫情期间参与抗疫志愿活动的画面。

  

做志愿服务能让殷巧亮获得快乐,她希望她微薄的力量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温暖,就像她在低潮的时候感受到朋友们对她的善意。殷巧亮也喜欢和队员们在一起,和队员们一起帮助别人,能让她暂时忘记病痛。

  

殷巧亮喜欢画画。她说她喜欢文艺,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

  

志愿活动结束,殷巧亮感谢队友们付出爱心,和她们相拥告别,队员们清楚她的病情,说着鼓励和加油的话。

  

积极宣传家乡风景

乐观面对困境生活

   

晚上,殷巧亮一个人回到出租房,伤口隐隐作痛,丈夫离开多年,女儿也已出嫁,夜深人静的时候,殷巧亮会感到孤独,每当伤感的情绪到来,她便自我劝慰:伤心也没用,乐观向上才是自己的出路,才能把更多的正能量传递给其他人。

  

殷巧亮把出租房布置得很温馨。她是个爱美的人,墙上挂着朋友给她拍摄的写真照片。

   

6月9日,殷巧亮在公园散步,“真好看啊”,她对着绿色树叶发出赞叹,并伸手去抚摸,摘下口罩感受自然的气息。

  

殷巧亮喜欢家乡的美景,她的短视频账号里大都是她出去散步、郊游时拍摄的桓仁风光,有火热的晚霞,有五彩的秋色,有一望无尽的森林……评论里,网友们发出惊叹“真美”,并纷纷献上“红花”,感谢她分享了美好的景色。

    

6月9日,殷巧亮正在湖边拍摄。她日常会收集身边美景,然后作为素材发到网上,向网友推介桓仁的美景。

 

69日,殷巧亮展示她在网上推介的桓仁美景。

  

去年12月,殷巧亮在水滴筹发起筹款,一个月时间筹款7万多元,被用于手术、化疗以及日常检查。目前,水滴筹为她发起新一轮筹款,期望借助社会爱心人士和媒体的力量,筹集她的医疗康复费用,给予她生活信心和希望!

   

如果您有意帮助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捐助。

    


摄影/文字: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编辑:李凯祥

校对: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