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北京西城公安分局通报,已将涉嫌编造虚假信息的葛某飞抓获。图片来源:“平安北京西城”微


所谓“某高校教授携妻子闺蜜去三亚旅游确诊新冠肺炎”的谣言,已经被当事人辟谣:马教授是和另一名男性教授同行前往海南考察。

 

目前,北京警方已经将涉嫌编造虚假信息的葛某飞(女,39岁)抓获。经查,葛某飞将多条无关内容拼凑编造了“据说美院老师和老婆闺蜜去三亚,现在老婆闺蜜也被隔离”的不实信息,并通过微信群传播扩散,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目前,葛某飞被采取强制措施。 


近期,疫情在多地暴发,疾控部门公布的流调报告,却成了一个人无事生非、编造谣言、窥探隐私的“物料”,且都无一例外地直奔“脐下三寸”而去。不仅马教授中枪,被造谣出轨,武汉一名小伙也因在流调报告中显示接触过两名女性,就被网友脑补是“武汉海王”,惨遭网暴。

 

要看到,和此前夸大感染人数、某地要“封城”的谣言不同,这波涉疫谣言成了针对感染对象和密接人群实施的诽谤。如事件中的马教授是特定领域知名人物,谣言铺天盖地对其名誉已形成不可逆的伤害,甚至让其遭遇“社会性死亡”。

 

这种恶意诽谤,更严重的社会危害还在于影响抗疫大局。因为,这不仅间接削弱了流调报告的公信力,把严肃的抗疫措施当成窥私的狂欢,更有可能引发恐慌、人人自危,当事人不敢也不愿向疾控部门表述其真实出行轨迹。


传统法律理念中,对于公民个人的诽谤,要由个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提起诽谤罪的刑事自诉。但是,面对互联网时代谣言的即时传播性、去中心化的特点,传统司法救济已力不从心。一方面,被诽谤者的精力、财力有限,无法动用刑侦手段查清谣言的源头,更谈不上起诉、自诉;另一方面,传统司法救济程序冗长,“远水解不了近渴”。

 

此前,杭州女生取快递被偷拍案,改由公安直接刑事立案,检察院公诉,成了反谣言的标杆性案件:严重侵犯公民人格权的网络诽谤,可能要走公诉程序,并以此向诽谤者宣示红线所在。

 

这次北京警方积极行动,以雷霆手段及时找出造谣者,并采取强制措施,不仅有效维护了被害人马教授个人的名誉,也是在舆论场里立起司法高压线:涉疫的“吃瓜”谣言,已经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法律要管,警察要管。

 

大疫当前,网民不要再以“吃瓜”的心态对待流调报告,恶意“脑补”和添油加醋不仅伤害了相关当事人,更是在破坏疫情防控大局,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特约评论员 | 沈彬 (媒体人)
编辑 | 李潇潇
校对 |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