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杨菲菲)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相当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处方”。新学期,如何真正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8月31日,在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要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做到班级、年级作业公开,总量控制;同时,要加强作业设计指导,提高作业质量和针对性。

 

班级、年级作业要公开

 

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方面,李奕提出,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做到班级、年级作业公开,总量控制。

 

“作业坚持全批全改,及时反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调整改进课堂教学工作。不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不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李奕提出。

 

同时,针对作业设计,李奕表示,要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切实提高作业质量和针对性。

 

关注作业完成率和作业个性、弹性,提升作业质量

 

在作业减负上,学校要如何落实?西城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王攀表示,西城区在作业研究上,打造了以“一率”和“两性”为着力点的作业质量提升系统。其中,“一率”就是课后服务时段作业的完成率,“两性”指的是作业的个性和弹性。

 

同时,会同教研部门进行作业研究,“从作业如何选择、如何布置、如何批改、如何反馈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提升了作业的有效性。”

 

王攀表示,西城区还将邀请优秀教师打破班级和年级的界限,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这样能够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学习技能、学科思想,包括知识结构等方面,聚焦学科本质,进行教育和引导。”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也分享了学校在作业管理上的做法。该校在减少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之外,还认真预防各学科作业无序叠加带来的负担问题,形成作业管理的“一标准、一清单、一公示、三评价”有效机制,不仅使每一位教师明晰各项作业之间的关联以及相关标准,而且将“不用手机留作业、不让家长批改作业”等要求具体落地。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