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作为2021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第十一届北京科学嘉年华今天(9月11日)开幕。

 

记者从北京市科协获悉,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北京科学中心将奉献一场科普盛宴,推出“信仰的高光”——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科技冬奥主题展、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展等科普活动。


观众了解冬奥历史。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自动驾驶“全解析”,可助力碳中和


自动驾驶正在走入现实生活,但自动驾驶包含哪些技术、进展到何种阶段,很多市民并不了解。今年的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展以“智行万里”为主题,为公众全方位解读自动驾驶。

 

展览位于北京科学中心1号楼,展示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百度、小马智行等6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企业推送的50余项创新成果。

 

自动驾驶汽车是如何看见对面物体的?据展览讲解员介绍,人类的双眼视觉范围约为200°,视野中心精度最高,但自动驾驶可以实现360°环境感知,摄像头和雷达等车载传感器就是汽车的“千里眼”。雷达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它们各有优缺点,比如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远,但不辨大小形状,激光雷达精度高,但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因此它们经常搭配使用。

 

自动驾驶和时下热词“碳中和”也密不可分。燃油车实现自动驾驶,涉及众多零件,很难做到精准控制。而新能源汽车因其功率大、核心组件相对简单,成为自动驾驶的最佳载体。同时,自动驾驶利用高等级智能道路的车路协同服务能力、大数据汇聚处理能力等,可以综合匹配乘客的出行时间、出行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共享出行,有效减少私家车出行量。

 

百名科学家入党材料亮相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科学嘉年华推出“信仰的高光”——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展览展出了中科院直属机关党委提供的100名科学家的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书、转正申请书等材料。他们中有钱三强、王大珩等“两弹元勋”,也有郑哲敏、赵忠贤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在入党材料中,科学家们表达了从事科学事业、为祖国做贡献的决心。

 

“自己认为学习还不够努力,进步也很缓慢,但对于党的认识也加深了一点。”在1962年入党申请书中,气象气候学家竺可桢写道:“虽然年岁已是70多了,但自己认为尚能受得起更严格的训练,以期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北京科学中心2号楼一层,展出了4位科学家背后的故事,他们是“奋斗的桥”茅以升、“追光者”王大珩、“糖丸爷爷”顾方舟、“书生校长”陈佳洱。“看完老一代科学家的故事,又感动又振奋。我特意带着孩子来看展,希望科学家的精神能在孩子心中播撒科学种子。”一名观展者说。

 

解密“科技冬奥”,体验冰雪乐趣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临近,此次嘉年华特别设置了冬奥主题展,包含“了解冬奥、科技冬奥、体验冬奥、祝愿冬奥”四大板块。

 

在绿树环绕的北京科学中心户外活动区,“体验冬奥”环节设置了冰上项目体验区、“旱地滑雪”雪地体验区,激发孩子们对冬奥项目的兴趣。

 

“科技冬奥”展示了为冬奥项目保驾护航的科技亮点。现场不少小朋友对“水立方”如何变成“冰立方”特别感兴趣,展览也对此进行了“揭秘”——2020年12月,“水立方”第二次“水冰转换”只用了10多天。第二次转换搭建了由2600根薄壁H形钢和1570块轻质混凝土预制板组成的转换结构,每根(块)钢梁和混凝土预制板都有自己的“数字身份”,在转换施工中,可以精准高效地将每个构件复位。施工过程中,运动捕捉技术与施工测量技术相结合,极大提高了安装精度。

 

链接

嘉年华其他亮点活动

 

抽象物理实验室展

时间:长期

地址:北京科学中心

内容:以“通过观察互动实验,抽象概括其中的规律和知识,从而学习物理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题,展陈内容主要包括互动体验展品、互动实验、图文展示、多媒体演示等,涉及教具60余件套。

 

小球大世界主题展教活动

时间:长期

地点:北京科学中心

内容:以火星为主题,依托小球大世界展项数据资源开展展教活动。线上、线下共同开设相关主题探究课程、主题讲座等,激发公众对于热点科学事件的关注和兴趣。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