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unsplash 


新京报讯(记者 肖隆平) 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也是“放管服”改革的关键议题。北京市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9月8日,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下称“规划”),明确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就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新京报新京智库,于9月13日举办“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四五’规划”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市工商联的专家,以及北京市发改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发表了建议和意见。


要留住人才


在会上,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市政协委员李志起表示,北京现在已经进入了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或者以创意、创造力发展经济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才要素的重要性上升到了第一位。“你能不能吸引和吸纳更好的人才,决定了你的未来。在这个问题上,北京还需要拿出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来增强人才的归属感。”


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科研总监马洁亦表示,北京市的人才优势要保持,要把人才留在北京,让更多人愿意在北京创业或者加入北京的商业机构,这是未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值得关注的事情。


问题是,怎么定义“人才”各方还存有争议。李志起介绍,高端留学人才、产业发展急需人才要在北京落户有难度。比如某家公司想引进一批高端人才,但是人才工作相关主管部门有可能对相关人才的学位和经历不认可。实际上,对人才的认可本质上是企业行为,是企业在交税、聘人、发工资,企业应该有谈判的筹码,或者与政府共同商量计划引进的人才是什么样的。


资料图。图/unsplash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人才引进的标准还是由政府单方面说了算,那就难以实现市场化,就难以引进合适的人才。这将对北京的未来发展形成制约”,李志起说,这不是要北京放开人口政策,而是对人才的标准鉴定应由市场来定。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则认为,北京的人才储备不是问题,更大的问题是人口问题。假如父母是“985”高校毕业的,孩子大概率考不上“985”高校,那孩子是不是不能继续成为北京人?“人才的孩子不一定是人才,那怎么办?”


营商环境需要城市间的协同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认为,北京优化营商环境在未来也需要注意京津冀营商环境的协同,这也作为第二章第六条的内容在《规划》单独提出来了,但未来还要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京津冀的协同。“未来的营商环境很难说是一个城市独美其美。如果没有一个城市群的依托,包括区域一体化的支撑,营商环境靠单个城市很难有实质性效果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不管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还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甚至京津冀的协同发展,都离不开营商环境——包括政务、贸易、知识产权等诸多方面的协同,也离不开人才、人口的流动需要在城市间“协同”。 马亮说,“人才是不是必须只在北京能用,在河北、天津就用不了?”


“在既定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我们可选的方案未必是做大人口(规模),政策上可能行不通,也不允许”,那破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把京津冀的人才流动问题,或者人才的跨地区使用问题解决好。


基础性改革非常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企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楠迪扬认为,未来进一步值得关注的问题还包括基础性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基础性改革表面上看起来创新性不强,但是非常重要,可能直接关乎其他改革举措是否可以顺利推进。


比如,对行政审批事项最小颗粒度的梳理属于基础改革,梳理效果会影响数字政府建设、智能政务服务体系搭建、审批效率提升等一系列重点改革的推进效果。一个主事项可能随办事人类别、办理内容不同可区分为若干个实际办理情形。


在前数字政府时代,事项梳理的目的更多体现在信息公开和便于查阅方面,但数字政务背景下,最小颗粒度梳理关系着信息化改革是否可以通过自动识别审批情形实现智能审批。在此方面,夯实基础性改革效果,才能为数字政务的建设扫平深层障碍。


记者|肖隆平

编辑|张笑缘

校对|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