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不加班:“90后”开了间后备箱咖啡馆。 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提倡不加班,开放式办公”、“提供人才公寓,确保一人一间房”……9月29日,在湖北工业大学“就业武汉 创赢未来”招聘会上,多家企业为招揽人才使出浑身解数,用“不加班”“一人一间住宿”“全套保姆式培养”等各种福利招揽人才。
 

对“打工人”而言,加班如同吃饭一样,此乃“兵家常事”。尽管饱受诟病,却“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加班有翻倍的加班费,能增加收入;忧的是,过度劳动,无形中透支了身体健康,亚健康人群日趋庞大。


▲拒绝“996”工作制:被辞退合法吗?视频/新京报动新闻


事实上,“加班文化”由来已久,甚至已成为某些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报道指出,2021年春季招聘季中,有许多大学生在面试中被要求对“996”制度表态,个别企业已经将“966”列为招聘标准之一。这简直是对“加班文化”情有独钟,连媒体都看不下去了,呼吁:“奋斗并不是畸形的加班常态化,我们要健康的奋斗者,勇敢对996说No!”
 
前不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10个超时加班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其中也明确指出劳动者拒绝超时加班安排,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并指出实行“996”工作制违法。
 
耐人寻味的是,在一些企业,“996”仍然是工作常态;在一些行业,“白+黑”“5+2”甚至成为一种工作氛围。某招聘平台最新发布的《当代年轻职场人现状洞察报告》显示,一线城市经常加班的“90后”职场人占比超80%;在新一线城市占比为76.61%;在二线城市占比为76.15%;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为61.54%。
 

由此可见,随着城市变小,经常加班的情况有所缓解,但加班仍然呈常态化,也足见“加班文化”依旧大行其道。


这倒并非人们热爱“加班文化”,更多是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甚至无力反抗。很多年轻人尤其是“90后”的内心深处,已经打心底里不认可“996”“007”的“加班文化”,不再拿命换钱,甚至有人找工作时直接表示“不加班”,并有人因加班而辞职。
 
如今,有企业用“不加班”招揽人才,无疑是个好现象。中国一冶集团、葛洲坝集团装备公司等招聘负责人表示,在向求职学生做岗位介绍时,也会强调工作时间,拒绝无意义的加班。这明显传递出营造“无加班文化”氛围信息,也说明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也正因如此,宣传“无加班文化”的企业更受求职者青睐。
 
说到底,用“不加班”招揽人才,打造“无加班文化”就对了。希望这不是应对“用工荒”的临时策略,而是对加班文化真正说“不”的开始。
 
作者丨李万友(职员)
编辑丨徐秋颖
校对丨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