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否认之后,海天提价落地。海天味业10月12日发布公告称,决定将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出厂价格提高3%-7%。这意味着海天味业直接放弃此前“2021年产品不提价”的承诺。


至于提价原因,海天味业归结于“各主要原材物料、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实际上,在成本压力下,海天味业盈利能力近两年持续承压。有专家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海天提价或为提振业绩,此次提价也可能会影响同类企业提价。


曾多次否认提价


10月12日晚间,海天味业发布公告宣布,鉴于各主要原材物料、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决定对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主要产品调整幅度为3%-7%不等,新价格执行于10月25日开始实施。这距离海天味业上一次调价(2017年1月,多数产品提价约5%)已过去近5年。


海天味业产品提价的消息曾多次传出。2020年年末,有券商发布研报预测海天味业会进入新一轮调价周期。对此,2020年12月17日晚,海天味业在官网及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酱油调味品的生产成本普遍上升,尤其是大豆等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更一路创新高,但2021年海天产品无提价计划。


2021年3月31日,海天味业董事长庞康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提价一般会结合成本变化、销售策略、企业持续发展等多种因素来考虑,短期内公司没有提价计划。


2021年9月,有消息称,为了应对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利润缩减,海天味业或对产品价格进行上调。9月26日,海天味业发布澄清公告称,近期正在评估是否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但调价计划尚未最终确定。直至10月12日,海天涨价传闻落地。


成本上涨业绩承压


实际上,来自成本端的压力,海天味业在2021年半年报中便已提及,“今年以来上游材料价格持续上升,企业生产成本面临较大经营压力,行业利润受到挤压”。


就调味品企业而言,原材料成本构成主要成本。以海天味业主营产品酱油的原材料大豆(主要为黄豆和脱脂大豆)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黄豆全国市场平均价同比增长约20%。东莞证券最近发布的研报也显示,2020年以来,大豆、豆粕、包材等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与2020年初相比,大豆、豆粕、玻璃目前的价格分别增长34.32%、30.69%、64.66%。从期货价格来看,以大连商品交易所豆一(A0)为例,其价格从2020年初的4200元/吨左右上升到目前的5700元/吨左右,涨幅超过30%。


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直接影响产品的毛利率。海天味业2017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5.69%、46.47%、47.23%、43.52%、40.44%。不难发现,海天味业2017年-2019年毛利率处于增长状态。从2020年开始,毛利率处于下滑趋势。


不只是海天味业,近两年调味品行业毛利率普遍下滑。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千禾味业、中炬高新、恒顺醋业毛利率分别下降7.51%、4.85%、3.64%。


这也导致海天味业盈利能力承压。据2021年上半年财报,海天味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3.32亿元,同比增长6.36%;实现净利润33.53亿元,同比增长3.07%。


而从近五年(2016年-2020年)年报业绩来看,其营业收入分别是124.59亿元、145.84亿元、170.34亿元、197.97亿元、227.92亿元,增速分别为10.31%、17.06%、16.8%、16.22%、15.13%;净利润分别是28.43亿元、35.31亿元、43.65亿元、53.53亿元、64.03亿元,增速分别为13.29%、24.21%、23.6%、22.64%、19.61%,已有增长乏力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海天味业今年二季度营收、净利更是双双下滑,营收为51.74亿元,同比下滑9.39%;净利润为13.99亿元,同比下滑14.68%。而其他调味品企业似乎压力更大,千禾味业、恒顺醋业、中炬高新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下滑58.09%、14.62%、38.51%。


平安证券分析师张晋溢指出,海天味业2021年上半年业绩不及预期,且盈利能力承压。主要是需求端方面,疫情冲击下居民消费力仍处于恢复期;供应端上,2021年以来大豆、白糖等调味品行业上游材料成本持续上行,同时叠加渠道端社区团购分流。


在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海天味业曾经内部消化成本压力,但原材料价格仍然大幅攀升,资本市场对其业绩也不满意,内部需求和外部因素综合,涨价成为必然。


提振业绩?


在业绩疲软的背景下,海天味业此次提价是否会提振业绩?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上半年各种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超出去年预期,如果海天不提价转移部分成本上涨的压力,可能严重冲击业绩。


中泰证券发布研报称,根据渠道调研反馈,本次提价涉及公司80%左右的SKU,提价幅度基本覆盖了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根据估值模型,以海天味业2020年年报数据为基准,假设酱油、蚝油、调味酱三大品类均价提升3%-7%,其他条件不变,则对应收入增长2.59%-6.04%,对应净利润增长6.82%-15.93%。


不过,上海至汇营销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张戟认为,海天味业涨价可能是要改善短期利润水平。“其实,海天的净利率并不低,此举也有可能是想影响股市表现。”


但在市场销售中,新京报记者在天猫海天官方旗舰店发现,海天部分产品在打折促销,产品页面标注“第二套半价”“限时下单立减20元”“全店满39减10”等。在线下门店,不少品牌调味品也在打折促销。10月14日,新京报记者在北京东城区家乐福广渠门店发现,海天、千禾、老才臣等品牌的部分产品在降价销售。其中,海天部分蚝油、黄豆酱均打七五折;六必居龙门香醋原价14.5元,促销价8.9元。


同行或跟进提价


值得一提的是,海天味业作为调味品行业龙头企业,提价动作在业内具有“风向标”作用,或将影响行业整体价格体系调整。平安证券研报认为,海天提价落地后,其余调味品企业有望在3至6个月内跟随性提价。


事实上,海天味业前一轮提价在2017年1月,随后酱油头部企业千禾味业、中炬高新也相继跟进提价政策。


10月13日,针对是否有提价计划,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加加食品、千禾味业、中炬高新等酱油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加加食品董秘处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正常应该会有提价,但是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计划;千禾味业、中炬高新方面称,目前还没有提价。


不过,东方证券资深投顾汪啸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调味品而言,头部企业议价能力强,渠道有一定接受能力,而小企业或中游企业调价能力没那么强,所以对整个行业来说,提价难度较大。”在张戟看来,海天味业提价政策会带动部分企业跟随涨价,减轻二三线企业的成本压力。


对于海天味业提价的具体产品范围以及市场策略等,10月13日,新京报记者向海天味业公关部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李严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