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 王颖)深秋季节,气温骤降,草木凋零,京郊大棚里的蔬菜,也渐渐变得不再翠绿。

 

10月22日,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北里渠村外的一处农田,地里的活儿不多了,50岁的张凤玲坐在自家的三个塑料大棚旁边休息。这里距离机场很近,头顶上不时有飞机经过,有时候,她也会和邻居讨论,天上的飞机是从哪里飞来的。

 

10月22日,50岁的张凤玲在大棚里向记者展示自家种的大茄子。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自己种,总比租给别人强

 

上午9点多,清晨的露水和寒气渐渐散尽,太阳照在塑料大棚上,棚里的气温开始上升。大棚里种着茄子、菜花、豆角等,叶子已经有些发黄。到了深秋,这一季的生长期也就快结束了。


张凤玲的大棚里除了茄子,还种着菜花、豆角等蔬菜。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忙完了不多的活儿,张凤玲坐在小板凳上休息,身后是一排排的大棚。这些大棚中,只有3个是她的,其他的大多是租地种菜的。


忙完的张凤玲正坐在小板凳上休息,身后是一排排的大棚。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这些年来,村里种瓜种菜的越来越少了,很多人把地租给别人,自己去打工,或者在家呆着。张凤玲和丈夫两个人,还种着两亩多地的大棚。


张凤玲觉得,趁着两个人年纪还不大,干得动,可以多种几年。把地租给别人,每年只能得很少的租金,如果自己种,一个棚就能顶好几年的租金。

 

也有人搭好了大棚,租给市区的市民,张凤玲见过不少,城市里的居民,在村里租了大棚,自种自吃,每隔一段时间,就开车来棚里干活儿。和村里的农民相比,城市里居民们对大棚、对蔬菜的态度有些不一样,干活儿也更随意一点儿,有些大棚里,蔬菜和野草一起生长,菜长成什么样都可以。

 

大棚旁的油菜也开花了。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以种地为生的村民们则不同,大棚必须打理得干干净净,蔬菜的每一点儿变化都得弄清楚,这关系着他们的收入。

 

夫妻俩,伺候着3个大棚

 

张凤玲的孩子们,都在附近上班,不种地了。这也是年轻人的普遍选择,“不会种,也不愿意种,能知道自家地在哪儿,就算不错了,有的从来没下过地,都不认识自家地。”她说。

 

3个大棚,张凤玲和丈夫两个人种,一年两季,春季种西瓜,秋季种菜。基本上所有的瓜和菜,都是自己卖,没有去过批发市场,“我们量少,批发不合算,而且也想多卖点儿钱。”

 

地头路边,是他们主要的销售点,卖不完的,张凤玲的丈夫会开着车,走村串巷去卖,村里种地的人少了,卖菜卖瓜的也就慢慢多了,也能多卖一点儿钱。

 

种大棚并不轻松,尤其是春夏西瓜快要成熟的时候,大棚里温度极高,且湿气蒸腾,人刚进去就一身大汗,但也是那个时候活儿最多、最累。


秋天是大棚里温度最适宜的时候,比气温稍高,也不太潮湿,即便如此,到了中午,温度也变得有些难以忍受。幸好,要干的活儿也少了。


早晨摘菜、装车,丈夫开车去卖,张凤玲也有了一点儿休息时间。


这样的时间不算多,张凤玲告诉记者,这茬菜还能长10来天,之后就要开始新一轮的忙碌了。

 

等闲了,想去外地看看

 

每年的忙碌,从秋季蔬菜结束就开始了。整地、补棚、施肥、订苗,忙完这些,也就快过年了,过完年,新的一季就开始了。

 

张凤玲算了算,3个大棚,订苗就得3000块钱左右,西瓜苗这些年价格很稳定,1块钱一个。还需要买两车有机肥,一车600块钱,有七八方,还有复合肥、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总共得投入5000块钱左右。

 

身后的大棚有些旧了,尤其是其中一个大棚的门坏了,张凤玲想着,收完菜后,也要换个门。

 

有时候,张凤玲也想着,出去看一看,不过种菜的人,总是闲不下来,生活的琐碎,劳动的紧凑,把时间割裂得七零八落,坐在地头看天,看天上一架架飞过的飞机,她会想着,这是从哪里飞来的,或者要飞到哪里去。

 

一位邻居老人告诉她,坐飞机去过海南,飞机比火车、汽车更稳,也告诉她,海南的冬天,和北京的夏天差不多热,北京草木凋零的季节,那里的鲜花开得正艳。

 

草木茂盛、鲜花簇拥的冬天到底什么样?张凤玲想着,或许,也可以找个机会去看看。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影 王颖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