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入汛时间较往常偏晚,但华西秋雨却开始得早,较常年提前17天。11月13日,华西秋雨北区已结束,但南区的秋雨仍在持续,时长已打破1961年以来最长纪录。预报来看,本周川渝贵等地秋雨依然断断续续,雨量不大、雨日频繁。


今年,华西秋雨北区降雨异常偏多,是今年发生较罕见秋汛的一大原因。国家气候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郑志海表示,华西秋雨如此绵长,与“拉尼娜”事件有关。


秋雨量为60年来同期最多,南区秋雨还在下


今年的异常天气仿佛成了常态,暴雨、暴雪天气频频登上热搜,但绵绵不绝的华西秋雨却少有人关注。今年的华西秋雨,降雨量、降雨时长双双破纪录。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华西秋雨始于8月23日,较常年(9月9日)偏早17天。据统计,华西秋雨北区雨期已于10月16日结束,秋雨期时间为47天,秋雨量为388.6毫米,较常年偏多185%,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的一年;截至11月8日,华西秋雨南区雨量为383.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6.1%,也达到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目前,南区的秋雨仍在持续,持续时长已打破1961年以来最长纪录。


此次华西秋雨中,陕西镇坪、汉中,四川绵竹、遂宁等地,累计降雨量都是同期最多;而陕西杨凌、四川盐源等地,累计雨日都在40至60天,也是同期最多。也就是说,华西秋雨开始不到三个月,上述多地承受了近两个月的雨水。


其中,9月17日至10月6日,华西地区连续出现3次强降雨过程,降雨落区重叠度高,四川盆地北部、甘肃东部、陕西西南部等地累计雨量达300至500毫米,四川广元、巴中局地达600至844毫米。


据悉,华西秋雨通常分北区和南区两个区域来监测,北区包括甘肃南部、陕西中部一带,南区包括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中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等地。


华西秋雨异常,与拉尼娜有关


华西秋雨北区降雨异常偏多,是今年发生较罕见秋汛的一大原因。而降雨偏多,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外围水汽和北方活跃冷空气的共同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郑志海表示,有利于华西秋雨的大气环流特征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冷海温密切相关——也就是今年常常提起的“拉尼娜”。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赤道太平洋大范围的海温异常偏冷会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给全球及我国天气气候造成影响。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今冬再次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即连续两年冬季发生“双峰型拉尼娜”。据历史记录,拉尼娜事件易导致欧亚中高纬环流呈经向型特征,冷空气比较活跃,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也容易较常年同期偏北。


今年9月以来,欧亚中高纬环流总体呈“两脊一槽”型,巴尔喀什湖的低压槽持续偏强,导致西北路径的冷空气活跃。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偏西,脊线位置持续偏北,来自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输送均明显偏强,且能输送到我国北方地区。


强盛且持续的南方暖湿气流与北方活跃的冷空气频繁在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交汇,导致长江上游、黄河流域降水明显偏多,扩大了今年华西秋雨的影响范围。


华西秋雨空间分布不均,降雨日数多


华西秋雨在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四川盆地东北部和西南部、重庆大部降雨尤为明显,四川西北部则属于秋雨相对较少的区域。


据中国天气网分析,通常9月至11月,秋季频繁南下的冷空气与滞留在该地区的暖湿空气相遇,使锋面活动加剧而产生较长时间的阴雨。华西秋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降雨日数多,秋季(9月至11月)的雨日大约在30天到50天,多的地区甚至接近60天,这就意味着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两天在下雨。


从1981年至2010年的气象数据统计平均值来看,四川雅安秋季雨日多达57天,占秋季总日数的六成多;重庆的秋季雨日为40天,四川成都和贵州贵阳的秋季雨日都为38天,占比均超四成;湖北恩施、陕西汉中、湖南张家界、甘肃舟曲等地秋季雨日也都在30天以上,占比都在三成以上。


预报来看,本周川渝贵等地秋雨依然断断续续,雨量不大、雨日频繁。今天开始,阴雨逐渐向东发展增多,16日江南华南降雨范围最大,总体来讲雨不会太大。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张建林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