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引发各方关注。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已有日本、法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奥密克戎毒株,这是世卫组织认定的第五个“需要关注的变种(VOC)”。为应对“奥密克戎毒株”,以色列、日本等国家已经相继“封国”。

 

截至12月1日,已有迈克生物、迪安诊断等在内的多家公司表示,已上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对“奥密克戎毒株”不会造成脱靶和漏检的情况。一位基因检测业内人士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不会影响现有核酸检测产品的准确率。

 

【对话】

 

新京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检测?

 

答:可以把新冠病毒可以看做一个球,外部是“皮”,内部是“核心”。通常来说,“核心”发生突变的频率比“皮”要低,否则病毒的很多功能就难以执行。国内主流的核酸检测试剂引物和探针靶标是在ORF1ab基因和N基因,是病毒“核心”的部分,发生突变的频率相对较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就是通过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标本或粪便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

 

新京报:奥密克戎毒株是否影响检测试剂盒的准确度?

 

答:影响不大。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突变位点主要集中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上,也就是我们说的病毒的“皮”上的S蛋白区,这并不影响核酸检测结果。在S蛋白区,针对此前多个变异毒株的核酸序列对比研究发现,不同毒株编码S蛋白区的核酸同源性较低,而编码病毒“核心”区的核酸同源性则较高。这也提示,现有靶标的选择,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新京报:除香港外,国内其他省份尚未发现奥密克戎毒株,如何得出“不脱靶不漏检”的结论?

 

答:通常来说,一个新的毒株被发现后,在生信分析的基础上,要通过实验检测突变毒株的核酸靶标等方法来验证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公布的奥密克戎序列大约有182条,每条基因组含有的突变数量为44个-61个,有30多个突变靶标并没有改变。根据生信分析的结果,在新冠病毒“核心”部分的靶标没有突变或极少突变的情况下,现有主流检测试剂的靶标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新京报:是否意味着未来有产生其他变异毒株的可能?

 

答: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突变频率比较高。病毒表面蛋白受免疫、药物等外界压力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突变;病毒“核心”中包含有酶和结构蛋白,核心区变化相对较少。

 

戴口罩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样适用。即使已经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接种加强针的情况下,也同样需要在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佩戴口罩。此外,还要勤洗手和做好室内通风。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