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人士是听力障碍导致的信息缺失,接打电话是我们的短板。如果突发急症,拨打120求救需要依靠熟人或求助于身边的陌生人,直接独立与120沟通有一定难度,这是听障人士需要急救时遇到的难题。”近日,中国残联理事、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接受采访,谈到这个对听障人士至关重要的话题。

 

最近这个难题有了互联网解决方案。国际残疾人日前夕,腾讯携手依众公益基金会推出“无障碍急救功能”,并与全国各地120急救中心合作,目前已在北京、南京、武汉、九江等城市上线。未来该功能将逐步覆盖全国,以最大程度解决当前听障人士的急救报警难题。

 

听障人士急救困境,亟待全社会关注

 

据杨洋介绍,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有超过2000万听障人士。日常生活中,他们因为听力障碍而导致信息缺失,对听障人士来说最优的获取信息方式是实时的字幕或文字。所以当他们遭遇紧急情况时,独立报警比较困难,只能求助于人。在争分夺秒的紧急情况下,听障人士的处境十分窘迫。

 

为此杨洋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她的两位听障朋友有一次在公园游玩,一人突发心脏不适,同伴紧急拨打120,但是因为无法听明白120的电话指示,只能求助路人帮忙接听和转述。这个过程花费了大量时间,路人也很难准确陈述病情。急救车赶到前的黄金时间里,医生对病人的急救指导也无法正常开展。

 

“信息障碍给听障人士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遇到突发状况时更是难上加难。”杨洋表示。相比电话报警,文字报警能更有效帮助听障人士传递求救信息。目前国内已有多家急救中心搭建120文字报警功能,听障人士可通过短信救助。

 

2019年,九江一名独自在家的听障人士代女士突感腹痛难忍,便成功向120文字报警。回忆起当晚情形,代女士仍觉庆幸:“对我们来说,除非身体很不舒服,否则很少去医院。那天家里没人,自己又动不了,还好前段时间参加本地120的活动,想起来可以用文字求救,否则后果不敢想象。”

 

文字报警功能的出现,在解决听障人士急救难题上,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但受限于技术条件,全面的普及尚难以实现。

 

腾讯上线无障碍急救功能,用技术解决沟通难题

 

为更好地解决听障人士的急救报警难题,今年12月初,腾讯应急开放平台上线“无障碍急救功能”,并携手依众公益基金会向全国多个城市的120急救中心推广。

 

记者登陆“企鹅急救”“无障碍急救平台”等小程序看到,“无障碍急救功能”已经上线。听障人士可通过小程序文字报警,该功能将文字转译成语音,传输给本地120急救中心,120急救中心调度人员的语音回复也将同步转译成文字,发送给报警人。120急救中心调度人员接到听障人士报警,会收到相应提示音,以便于准确回应。通过实时的文字语音转译,听障人士可实现独立急救报警。

 

这项功能还有一项重要进步:听障人士报警求助时,位置信息将同步传输给120,这极大减少沟通环节,提升了效率。通过“无障碍急救功能”,国内各城市的120急救中心可快速实现为听障人士提供急救服务。

 

据了解,“无障碍急救功能”采用腾讯云语音识别技术,该技术经历微信十亿级用户考验,有超强的稳定性。实验室环境下,腾讯云语音识别率能超过98%。该语音识别支持24种方言,居行业前列。这些技术的应用,为院前急救沟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据腾讯应急开放平台负责人滕超介绍,腾讯正在建立涵盖急救云调度、AED设备、急救内容及急救志愿者的开放平台。平台的能力和资源未来将开放给全社会使用。“无障碍急救”是平台最新落地的功能,依众基金会联动的22个城市的120急救中心首批接入。听障人士搜索“无障碍急救功能”小程序、企鹅急救小程序即可使用。


首批上线“无障碍急救功能”城市名单


 

社会各界协力探索,技术进步惠及更广大听障人群

 

杨洋还提到,国内除了2000多万的听障人士群体,还有大量听力障碍的老年人,他们上了年纪可能听力不好,甚至失聪,这个数量非常庞大且在不断递增,他们的急救报警难题同样值得关注。

 

此次与腾讯合作推出“无障碍急救功能”的北京依众公益基金会,在听障人士的无障碍化领域已深耕多年。2019年,依众基金会面向全国多个城市推出多媒体无障碍报警平台,助力全国多急救中心搭建文字报警功能。

 

北京依众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赵晖表示,非常高兴此次与腾讯合作推出“无障碍急救功能”。在全国各地120急救中心的支持下,依众为听障人士打造无障碍急救功能构建了坚实的基础。依众基金会始终以“为生命争取时间,为急救提供保障”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医疗急救领域公益事业,为改善民生切实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聋协主席杨洋对腾讯、依众公益基金会和全国120急救中心的无障碍探索表达了感谢。杨洋说,点滴的技术进步,对广大听障人士及更庞大的听力丧失者来说,都是巨大福音。中国聋协未来将与更多社会各界人士一起,为改善听障人士的生活,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