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戴轩)12月13日,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获悉,旧鼓楼大街环境品质提升项目基本完成。

 

57个建筑风貌提升点位中,约93%实施“微修缮、微整治、微更新”。大街夜景照明整体采用了低亮度弱对比的方式,对中高层现代建筑弱化处理,二层以上不设照明。

 

此外,旧鼓楼大街的绿化景观提升工程近期正在加紧收尾,预计明年春季整体亮相。

 

“微修缮、微整治、微更新”比例约占93%


新闻发布会上,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刘维岩介绍了旧鼓楼大街环境提升相关情况。

 

旧鼓楼大街北起鼓楼桥,南至鼓楼西大街,毗邻钟鼓楼、中轴线的北延长线,全长900余米。自元代开始成街,是中轴线上历史最悠久的街道之一。旧鼓楼大街位于什刹海-南锣鼓巷文化精华区,传统文化氛围浓郁,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该地区出现私搭乱建、车辆停放杂乱无章等问题。2021年初,西城区启动了旧鼓楼大街环境品质提升项目。

 

该项目串联了钟鼓楼、鼓西大街、地外大街和万宁桥、南锣鼓巷、什刹海,形成连点成线、聚线成片的文化探访路,助力中轴线申遗。在对重要视线、视廊点位逐一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项目将沿街建筑分为保留、改善、整饰、更新四类,遵循减法原则,采取“一户一方案”的策略,实施“微修缮、微整治、微更新”。

 

北京建筑大学设计师梁建介绍,建筑风貌提升共涉及57个点位,除1处更新点位及3处保留点位外,“微修缮、微整治、微更新”比例约占93%。

 

“相较于地外大街的商业氛围,旧鼓楼大街以住宅为主,为了更好展示北京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多样性效果,将墙面贴砌干摆、丝缝、淌白三种效果合理搭配使用,并采用整砖到顶、海棠池子、方池子、五出五进、圈三套五丰富整体墙面整体效果。”梁建介绍,建筑细节采用海棠角样式、冰盘檐组合、山尖样式、门楼样式、挂檐板样式、朝天栏杆样式、门窗棂条样式多种菜单式组合,提升后旧鼓楼大街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北京传统民居建筑风貌。


中高层现代建筑二层以上不设照明


旧鼓楼大街景观照明是北京冬奥会“点亮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照明项目设计师胡熠介绍,旧鼓楼大街由于居住院落比较多,夜景照明整体采用了低亮度弱对比的方式,以简洁的照明手法塑造居住区宁静祥和的夜间氛围。


“主要采用暖色光、静态光,主要突出住宅入口以及载体较好的商业建筑,对中高层现代建筑弱化处理,二层以上不设照明。”胡熠表示,旧鼓楼大街此次功能设施上的提升愿景是大丰则简、简而不空,打造整洁有序的素雅之街,“为了突出街区整体氛围的静谧雅致,在灯具使用上,我们遵循白天隐蔽、便于维护、管线隐藏最优的原则。用少量的光,带给老街温情,保持原汁原味的古都历史风貌。”


在绿化方面,在本次街区公共空间的提升过程中,依托拆违提质见缝插绿增加绿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新增休闲场地约300平方米,新增坐凳40余处,维修现状廊架3处,来年开春,将栽上爬藤植物和花卉。同时,鼓励大家认养绿植,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实现共建共管共享。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