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吴苹苹)“双碳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基础抓起,用钉钉子精神切实补齐中国低碳教育这一短板。”12月17日,气候变化与低碳教育中心成立大会、首个全国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北京学校小学部举行。

 

据悉,气候变化与低碳教育中心、首个全国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低碳学校)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与北京学校共同建设,旨在通过学校低碳教育培养全民低碳意识,共同打造低碳社会。

 

探究低碳教育理念与基础教育结合 

 

“双碳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基础抓起,用钉钉子精神切实补齐中国低碳教育这一短板。”国务院研究室中国政策专家库成员李鹏在会上说道。

 

活动现场,李鹏表示,气候变化与低碳教育中心和全国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作为青少年低碳教育的实践者,旨在为低碳发展与义务教育结合进行试点探究,探究低碳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中的结合方式。

 

“低碳学校的揭牌对北京学校来说是非常好的契机”,北京学校党委书记刘锦震表示,低碳学校的建设对学校低碳宣传教育、低碳课程建设有很大促进。

 

北京学校成为全国首个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

 

会上,刘锦震指出,今后,北京学校将充分依托基地建设,与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密切合作,在学校低碳和信息化改造、低碳科普教材建设、学生低碳行为教育及校园低碳宣传活动等方面深入研究。通过开展面向青少年的低碳公益科普课程,趣味性传播低碳基础知识,促进学生低碳习惯的养成,向家庭、社区宣传低碳理念,推广低碳知识。

 

据了解,北京学校长期致力于打造低碳校园。刘锦震介绍,学校自建设以来积极响应国家低碳节能环保的号召。其中,学校按照绿色标准建设,使用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红外感应节水器、地源热泵空调、雨水收集利用和中水系统等,安装了楼宇自控系统,精细计量每个教室的用电用水量,提醒师生节约能源。

 

此外,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低碳环保活动,通过节能环保知识课、影片教学、低碳科技夏令营等向学生传播低碳知识和理念。

 

在此次低碳教育基地挂牌仪式上,北京学校学生代表也向师生们发出低碳倡议,如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购物尽量不用塑料袋、日常外出距离较近选择步行和自行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等,从出行、餐饮等方面践行低碳活动。


新京报记者 吴苹苹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