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展圣洁)12月28日,北京文化消费高峰论坛暨2021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发布仪式在郎园Vintage创意园虞社举办,这也标志着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圆满收官。

 

会上,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北京市文化消费研究课题组专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范周发布了《2021年北京市文化消费报告》。

 

报告显示,北京数字文化消费生态圈正在形成,文化消费场景加速向线上迁移,夜间经济将成为未来一大增长点。

 

范周介绍,2021年北京产业数字化规模已达13371亿元,同期北京数字经济占GDP比重55.9%,位列全国第一。疫情发生以来,场景化、体验式消费需求逐渐成为主流,文化消费场景加速向线上迁移。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范周表示,伴随着疫情的不确定性,线上消费的占比可能还会增加,需要进一步提高线上文化消费产品的质和量。“线上文化产品要进一步贴近线上消费的规律,现在有些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板块,已经有了突破。北京在数字文化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增长的空间非常大,应该尽快把它挖掘出来。”

 

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线下文化消费回暖速度较慢,呈现出本地化特征。“通过三年的电影票房数据和旅游行业的相关数据对比,我们发现,在疫情的影响下,线下文化消费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仍然存在。”范周说。

 

另外,数据显示,假日经济对文化消费的拉动作用显著。“从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这几大节假日数据来看,北京市重点检测的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达242.9亿,均比2019年有所增长,而在这一过程中,夜间经济将成为未来一大增长点。”范周介绍,“2021年北京市也评选了100个网红打卡地,特别增加了夜间经济打卡地网红板块,这些都是下一年文旅消费的热门区域。”

 

课题组发现,总体而言,城六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高于其他十个区,这导致消费能力和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的显著特征。“北京市惠民文化消费季对城六区之外的其他区辐射力度不够,因此,未来文化消费活动如何下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范周说。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见习编辑 陈静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