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吴苹苹)12月31日,海淀区发布“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为解决学位缺口,“十四五”时期海淀区将推动建设项目62个,新增建筑面积101万平米,通过新建改扩建增加基础教育学位4.5万个。


其中,为解决“入园难”,海淀区将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学前学位5000个,并将适龄儿童入园率保持在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2%列入“十四五”规划中的主要指标。


学位保障:新增5000个学前学位破解“入园难”


针对家长关注的学位问题,“十四五”时期,海淀区将提升学位供给保障能力。经测算,未来五年,海淀教育的学位缺口将超过5万个。面对生源增加的压力,海淀区将推动建设项目62个,新增建筑面积101万平米,并通过新建改扩建,增加4.5万个基础教育学位,并通过整合校内空间资源、教室复合利用和提前收回出租出借校舍等多种途径,多措并举,综合解决基础教育学位缺口。同时,加快北部建设,新建3所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和16所幼儿园,引入优质资源高起点办学、办园,使北部成为优质教育聚集地。


在学前教育方面,为破解“入园难”问题,海淀区将推进学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安全优质。适龄儿童入园率保持在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2%,新增学前学位5000个,学前教师接受专业教育的比例达到95%。


在义务教育阶段,海淀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区域间、校际间实现高水平优质均衡,学生在优质学校就读比例达90%以上,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近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


此外,高中教育更加特色多样。到2025年全区85%的普通高中实现特色化发展,高标准建成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海淀高中发展优势进一步扩大。同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2%,教育支撑和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能力显著增强。


师资提升:新培养10个海淀教育名校长、10名海淀教育名家


教育是海淀区的“命根子”和“金名片”,而教育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均离不开师资的保障。在“十四五”期间,海淀区将全面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教师队伍。新培养10个海淀教育名校长、10名海淀教育名家,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人员比例达到98%,高中阶段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及以上人员比例达到45%。


同时,推进校长培养基地建设,聘请退休名校长作为专家,担任两委重大决策“智囊”“顾问”,对年轻校长进行“师徒结对”指导。以“中小学创新人才培育”工程为依托,培养校长和名师后备军。


除了名校长、教育名家层面的提升,记者观察到,海淀通过多举措激活中青年教师的发展动力。其中,从教师培养方面,海淀区依托该区优秀种子教师工作站,加强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合作,探索以教科研方式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模式,建立适合海淀区优秀种子教师成长的通识类、实践类、研究类和技术类等素养课程体系,加快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能力。丰富海淀区教师培养的制度和机制,加速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新时代师德高尚的“四有好老师”。


从关心关爱教师工程方面,海淀区深入研究“双减”背景下教师管理模式的优化,为提高教师获得感和幸福感,海淀区优化引进人才住房政策,有效整合各类服务教职工的资源,系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提升教师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确保海淀区教师工资水平高于公务员工资水平,强化教师聘任制改革,发挥绩效奖励作用,全面提升教师岗位吸引力。


而针对此前备受关注的“教师轮岗”制度,海淀进一步细化,利用学区制和集团化改革优势,分层、分类、有序推进干部、教师实质性的交流轮岗工作,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从城区向北部地区学校、从优质学校向普通学校流动,缩小校际差距。


校园建设: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为促进智慧教育水平全面提升,海淀区以新技术激发教育新活力,深入推进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和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同时,为使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海淀区在“十四五”期间形成40个高质量教育集团,完成学区制改革优化升级,绿色学校达标率达到80%以上,平安校园达标率保持100%。


值得关注的是,特殊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也是此次“十四五”规划中的亮点。


规划中提到,特殊教育延伸覆盖也是海淀教育“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海淀区将优先保障和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接受教育,大力加强学前融合教育基地建设,稳步提升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入园率,延长残疾少年接受教育年限,支持普通职业高中接收特需少年,完善特殊教育三级支持体系,建立分类培训、分层指导的特教教师培训体系。


新京报记者 吴苹苹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