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发现奥密克戎和德尔塔结合的新冠新变种。

 

据彭博社当地时间1月8日报道,塞浦路斯大学生物科学教授、生物技术和分子病毒学实验室负责人莱昂迪奥斯·科斯特里基斯称,在塞浦路斯发现了一种结合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新冠变异株,并被命名为“deltacron”。不过,这一发现遭到同行质疑。

 

稍早前,多名科学家警告,如果有人同时感染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更危险的超级变种。2021年12月末,多家印度媒体报道称,已有专家将可能产生的新变种命名为“delmicron”。

 

关于“奥密克戎+德尔塔”混合株将如何演变,塞浦路斯专家认为,这一毒株也将被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所取代。

 

塞浦路斯已有25人感染“deltacron”

 

当地时间1月7日,科斯特里基斯在接受当地Sigma电视台采访时说:“目前出现了同时感染奥密克戎和德尔塔的情况,并且这两者结合产生了新的变异株。”

 

科斯特里基斯表示,这一发现被命名为 “deltacron”,因为在德尔塔的基因组中发现了类似奥密克戎的基因特征。

 

科斯特里基斯及其团队可以确定,已有25人感染了这一新变异株。统计分析显示,与非住院病人相比,因新冠而住院的病人中合并感染的相对频率更高。目前,这25人的样本已于当地时间1月7日被送往追踪新冠病毒变化的国际数据库GISAID。

 

科斯特里基斯表示:“我们将在未来看到,这个毒株是否更具致病性、更具传染性,以及它是否会取代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但他个人观点是,这一毒株也将被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体所取代。

 

然而这项结果也受到了同行质疑,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病毒学家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被广泛报道的“deltacron”看起来是检测样本发生污染,或者是患者同时感染了这两种病毒。

 

实际上,“奥密克戎+德尔塔”混合株也被称为“delmicron”,曾在2021年年末的多家印度媒体报道中出现。

 

据《印度时报》等媒体在去年12月的报道,鉴于“delmicron”是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混合株,其症状多多少少和这两种变异毒株相同。常见的症状包括高烧、头痛、流鼻涕、喉咙痛、持续咳嗽、嗅觉或味觉丧失等。

 

新冠病毒重组或致更危险变种出现

 

据《福布斯》网站介绍,塞浦路斯最新发现的奥密克戎和德尔塔混合株,是否意味着这两种新冠变异株发生了基因重组仍未可知。

 

去年12月,莫德纳(moderna)首席医疗官保罗·伯顿曾解释什么是基因重组。他表示,两种变异毒株同时感染同一个细胞,就会给它们提供一个机会,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开始共享并交换基因,从而合成一种新的毒株,这种现象称之为重组。”

 

“通过这种重组,一种不能感染人的病毒可以与像新冠病毒这样的病毒重组,使其变得能够感染人。”参与这项研究的进化病毒学家斯蒂芬·戈尔茨坦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马西耶·博尼进一步指出,重组可能会产生一个 “超级变种”,它的传染性将明显比以前的新冠变种更强,甚至更致命,或者两者都是。

 

当地时间2022年1月5日,英国伦敦,病人抵达医院。图/IC photo

 

去年9月底,《The Scientist》杂志报道,以多名科学家研究英国一段时期的毒株为例,基因重组在新冠病毒的出现和演变中都发挥了作用。

 

到了去年12月,多名科学家警告,如果有人同时感染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新冠病毒变种,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更危险的超级变种。

 

但《纽约时报》的报道解释说,研究新冠病毒基因重组是否可能导致更危险的变种出现,也带来了一丝希望,帮助研发人员研制出阻断病毒传播的药物。

 

奥密克戎仍占全球主导

 

当地时间1月7日,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奥密克戎毒株正在快速传播,其踪迹已遍及全球各地。具备完善的病毒基因测序能力的地区均已检测出奥密克戎毒株。

 

当地时间2022年1月5日,印度尼西亚亚齐,人们在社区卫生中心接种新冠疫苗。图/IC photo

 

截至目前,奥密克戎仍是多国的主导毒株。随着奥密克戎的快速传播,英国、印度等国的新冠病毒感染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截至当地时间1月8日,印度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超14万例,英国累计新冠死亡病例超15万例。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0日,美国华盛顿,民众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图/IC photo

 

美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更是不断刷新纪录,单日新增病例一度突破100万。美国总统拜登的一批前顾问日前呼吁美国政府与新冠病毒共存。不过,当地时间1月8日,当拜登被问及美国人是否准备“永远与新冠共存”时,他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并称能够控制病毒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尽管不少研究显示奥密克戎引发重症的风险低于此前的新冠变异株,但它仍在全球多国造成人员死亡,因而不宜将这一毒株的特性描述为“温和”。

 

对于奥密克戎的特性,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驳斥了网上一些说法。

 

1月8日,在上海举行的光华科技公益论坛上,张文宏表示,一些自媒体说奥密克戎引发的是“大号流感”,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他研究奥密克戎感染者的医学影像后认为,这种变异株“会咬人”。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强大的免疫屏障和医疗资源,才能抵御奥密克戎的威胁。

 

新京报记者 朱月红

编辑 张磊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