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姝)1月19日下午,“微力量——新京报第十五届感动社区人物评选”颁奖典礼拉开帷幕,北京市公安局赴贵州支教团获得“感动社区人物金奖”。


▲2022年1月19日,在新京报第十五届感动社区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上,北京市公安局赴贵州支教团成员孙铭娟分享了团队在贵州支教的故事


2021年3月18日,18名支教民警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的6所学校教授足球和英语课程,开启了为期三年的帮扶支教工作。团队的18名支教民警,来自全北京公安系统15个单位,他们中有交警、特警、刑警、法制民警、反扒民警、社区民警等各警种,年龄最大的48岁,最小的28岁,在贵州,大家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北京支教民警”。

 

在颁奖典礼现场,支教团成员代表孙铭娟分享了自己支教时的一段特殊经历:大儿子的班主任给她发来儿子作文里的一段话,“我的妈妈去贵州支教了,爸爸天天在派出所加班,我成了一名留守儿童”;小儿子2021年9月上幼儿园,老师问他,“怎么从来没见你妈妈来接过你呀?”小儿子回答,“我妈妈去贵州支教啦,她在贵州还有好多好多孩子呢,所以不能来接我。”

 

说到此处,孙铭娟潸然泪下,现场观众也湿润了眼角。而她的故事,只是支教团18名成员的一个缩影。


▲北京市公安局赴贵州支教团成员孙铭娟


刚到贵州时,支教团民警王钢和袁永峰,用10天时间奔波三千多公里,跑遍了黔西南州几乎所有市县村镇,为的就是选出优秀的足球队员,用足球改变这些孩子的人生。

 

而足球队队员的流失,是王钢最为痛心的事——有的家长会坚持要让孩子退学去打工。每每遇到这种情况,王钢会一次次地去学生家里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竭尽所能去帮助解决孩子们的家庭困难。

 

支教一年来,在王钢的积极奔走、多方争取下,20多名即将放弃学业的孩子又回到了课堂。周末是王钢带领的女子足球队50多名队员改善伙食的日子,她们的“钢爸”会早早地去赶集,买来几十斤牛肉炖好。

 

有的时候,“钢爸”也是“钢妈”,他的宿舍里永远备着红糖和零食。女孩子们生理期的时候,会自觉去他的宿舍冲红糖水喝;训练结束、饿了的时候,会去他的宿舍里找零食吃。而对自己的两个孩子,王钢深感惭愧,“工作太忙,从来没管过。”


▲北京市公安局赴贵州支教团成员孙铭娟分享团队的支教故事


支教民警们的陪伴和坚守,换来了孩子们的爱和成长。孙铭娟说,支教一年来,团队所在的6所学校共组建18支校园足球队,队员383人,带领兴仁市凤凰中学女子足球队、指导普安县U12男子足球队取得了历史性好成绩;共开设6个英语口语兴趣班,学生195人,使孩子们的英语成绩得到全面提升。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