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生态环境部1月24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空气质量如何保障的问题,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赛期正值我国北方地区冬春交替季节,环境气象条件极为不利。各项减排措施要做到精准、科学,并做好信息公开,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影响。


刘友宾说,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冬奥会赛区及周边区域环境治理工作,通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加快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连续5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显著成效。


以北京市为例,从2013年到2021年,北京市PM2.5浓度从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3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从58天下降到8天,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赛期正值我国北方地区冬春交替季节,环境气象条件极为不利。”他说,为营造良好的办赛环境,北京、河北等周边省市以人大决定或立法等形式,授权当地政府在冬奥会筹备和举办期间可依法依规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对污染重、排放量大、经济影响相对较小的企业和车辆进行临时性管控。


当预测到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各地将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根据预警等级,在绩效分级的基础上,对不同排放源采取差异化的应急减排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各项减排措施要做到精准、科学,并做好信息公开,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影响,尤其对涉及民生、能源供应、居民取暖、疫情防控等运行给予充分保障。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