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雪皑皑的东北,到四季如春的南方,从物产富饶的东部,到风景旖旎的中西部,走进2022年,距离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已经一年,广袤的乡村,踏上了振兴的快车道,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正在快速推进。

 

就在这个特殊之年的开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如何规划中国三农工作的未来?我们该如何读懂这份指导全年三农工作的重要文件?为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他表示,理解乡村振兴,理解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要走出功利化的误区,真正理解乡村发展背后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明白,我们要走向怎样的未来,要建立怎样的乡村。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从“开局”到“破局”

 

新京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发布,和往年相比,今年有何特点?

 

林万龙:我认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和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放在一起看。去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站在“十四五”的全局上,对未来五年三农工作的一个全面谋划,是对“十四五”总体的谋篇布局,这一点从文件的名字《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就可以看出来。今年则不同,今年的文件名为《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是在去年的总框架下,聚焦今年要做的重点工作。

 

新京报:今年具体有哪些重点工作?

 

林万龙: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一共八个方面,包括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怎么理解这八个方面的工作呢?我觉得可以总结为:特别强调了“两个底线”,很好体现了“两个融合”,提出了“三大保障”。

 

两个底线,即粮食安全的底线,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这个底线思维,从学界到政府,再到社会,现在已经成为共识。

 

两个融合,即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城乡融合。

 

三大保障,即乡村治理的保障,政策和体制引导的保障,党的领导的保障。

 

明确的目标 清晰的考核

 

新京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一部分就是粮食保障的问题这表达了什么?

 

林万龙:事实上,文件第一部分粮食生产,第二部分现代农业的内容,都是和粮食安全直接相关的,核心都是强调守牢粮食安全的底线。这些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在强调粮食安全问题。今年的文件,和去年相比,是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2022年的工作。

 

新京报:具体来说,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方面?

 

林万龙:今年的文件讲粮食安全,和以往相比,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第一,目标更量化,第二,考核更明确。

 

新京报:感觉确实今年文件有了更多具体目标,你怎么认为?

 

林万龙:首先,今年很明确地提出,粮食产量要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第二,文件提出,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不断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确保产销平衡区粮食基本自给,这都是非常具体的量化目标。第三,对不同区域采用的技术,也有非常明确的表示。比如文件中提出,“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在新疆次宜棉区扩大花生生产”等。

 

新京报:在考核方面,文件提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怎么理解?

 

林万龙:什么是“长牙齿”?就是说任务很明确,考核也很明确,这就是长牙齿。粮食安全年年都在强调,但光强调没用,得有真东西。真东西就是制定非常明确的目标,比如文件中所说的,“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这就是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考核。

 

防止规模性返贫仍需健全机制

 

新京报:为什么说防止规模性返贫也是底线?

 

林万龙:在去年,我们实现了脱贫攻坚的全面收官。但收官并不意味着工作就结束了,还要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这非常重要,是不可突破的底线。

 

新京报:在巩固成果方面,今年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林万龙:巩固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我现在也在做这方面的评估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体系,但还存在漏洞和不足。我们的调研发现,其中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部门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共享还很不够,这个防返贫监测体系还没有做到“应纳尽纳”。这会严重影响监测帮扶的效果,加大致贫返贫风险,因此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跨部门工作会商和信息互通机制,推动各层级防止返贫监测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数据共享”,非常有针对性。

 

新京报:如何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呢?

 

林万龙:从具体的措施上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十三、十四和十五条,都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的工作。第十三条,特别强调了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强调产业发展,把产业的短板补上,提高脱贫人口的家庭经营性收入等。第十四条,则着重强调了加大对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这两项工作。第十五条,则关注过去政策实施的成效。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央大概出台了三十多项帮扶政策的调整文件,这些文件在各地的落地情况如何?实施情况怎么样?2022年就要特别关注这些方面的工作。

 

县域是城乡融合载体 布局今年细化

 

新京报:为什么说文件很好体现了两个融合?

 

林万龙:文件第四部分一开始,也就是第十六条,详细地规划了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工作,包括“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加快落实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等,都是非常具体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措施。

 

新京报:我们发现,文件中多次提到了“县域”的概念,怎么理解?

 

林万龙:确实如此。我之前一再强调,乡村振兴必须是城乡融合视角下的乡村振兴。而县域内城乡融合又是重中之重。一号文件也很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思路。比如第十七条,提到“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第十八条提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第十九条提出“实施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升行动”,第二十一条中提出,要“统筹城镇和村庄布局”,第二十四条提出,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第二十五条提出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从这些条文中可以看出,城乡融合的思路目前是非常清晰的。城乡融合的重点在县域的城乡融合,不论是乡村产业发展、商业体系的建立,还是就业的扩大、基础设施布局、公共服务的统筹、数字化的建设,都必须纳入县域范围统筹布局。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晰看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就是县域。这一点在以前其实已经多次强调,但这一次,做了非常细化的布局。

 

城乡融合要重视“和而不同”

 

新京报:从乡村落后于城市,到以城带乡,再到城乡融合当前,城乡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未来的城乡融合,哪些方面会成为重点?

 

林万龙:当前以县域为范围的城乡融合,我认为应该重视“和而不同”。要以城乡融合特别是县域内城乡融合的视角,而不是孤立的农村、农民、农业为视角,去强调和推动乡村振兴及发展,这就是“和”。如果把乡村和城镇分开来看,那是分割的视角,不叫融合。融合的核心应该是“和”。从具体的措施看,文件中所强调的县域内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等,这些都应该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这都是“和”。所谓“不同”,则是不要同质化,不要盲目地用城市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去发展乡村。

 

新京报:也就是说,乡村发展要有乡村的特色?

 

林万龙:不仅如此。比如第二十一条中所说的“因地制宜,有力有序地推进乡村建设”“不超越乡村的发展阶段”。不同应该是多方面的,第一是时效问题,文件明确提出,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第二,文件还提出要“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这一要求,非常具体且具有针对性。我们知道,在此前,一些地方的大拆大建引发了广泛关注。第三是实际需求问题,比如文件对农村厕改工作,提出了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意见。过去一些地方推动农村厕改,搞一刀切,不顾农民的生活习惯,不顾地理环境和实际条件的限制,建了很多没用的厕所。所以这一次明确提出,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推进农村厕改。第四是多样性,可以看到,在文件第二十七条明确提出“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这一条非常有意思,也是以前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没有提过的。包括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也体现了丰富性、多样性。我到过西部很多村,发现一些村为了搞乡村建设,建了很多篮球场,根本用不上。因为年轻人都走了,但篮球场并不是没用,反而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那就是让留守的妇女们跳广场舞。所以,城乡融合一定要“和而不同”,“和”是根本,“不同”是特色。

 

乡村振兴不能只有功利目标

 

新京报:当前,很多人理解乡村振兴,是因为要保障粮食生产、要促进国内大循环等。我们建设乡村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林万龙:当前,对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很多是从功利性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的。比如说,有观点认为,乡村不发展,农业不稳住,粮食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国家发展的基石就不稳;再如,有人提出,乡村不发展,农民收入不增加,农村消费市场就难以激活,国内大循环就会受阻,国际国内双循环就难以畅通等。这些看似立足粮食安全和国内消费大循环的观点,实际上都带有功利性的。

 

新京报:为什么说这些理解是功利性的?

 

林万龙:可以反过来想,假如说,中国有一天不愁粮食了,那么是不是就可以不管种粮农民的利益了?再假如,如果城市消费足以支撑国内大循环,是不是就不用关心农民增不增收的问题了?当然不是这样。我们发展乡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确实有功利的目标,但绝不只有功利化的目标,更有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新京报:非功利的目标是什么?

 

林万龙:我们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包括农民在内的人民谋幸福,是为民族谋复兴。而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核心指标,是要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振兴乡村,就要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如果乡村不振兴,农民不富裕,那还能叫共同富裕吗?所以,实现乡村振兴的本质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仅仅考虑乡村振兴可以带来什么好处。要从更核心的价值观目标去看待乡村振兴,理解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新京报:在这样的价值观下,我们要建设怎样的乡村,你心中的未来乡村,是什么样的?

 

林万龙:我心中的未来乡村,根本上说还是“和而不同”的。在未来,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要均等化,基础设施要一体化,收入、福利和精神生活方面要共同提高、共同富裕。但同时,它一定不是城市那个样子,不是高楼林立、道路拥堵的。它一定是美丽的乡村、宜居的乡村、精神生活丰富的乡村、特色鲜明的乡村,那样的乡村中,人们享受着现代化的成果,同时又可以和自然和谐共生。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