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琴村在安徽黄山歙县是有些名气的,一方面,它位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古民居的保存相当完整;另一方面,洪琴村也是小有名气的“汤圆村”,许多村民都掌握着制作汤圆的技术。可无论是农历春节,还是正月十五,都不是洪琴最热闹的时候,洪琴的汤圆,制作地点总在异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外出谋生的洪琴村人,在上海接触到餐饮业,靠着制作汤圆的手艺让家乡的小吃在上海扎下根来。2022年的元宵节到了,村民不在洪琴,但有更多人吃到了来自洪琴村的汤圆。


歙县霞坑镇洪琴村也是中国传统村落,村庄样貌古朴,古民居完整。受访者供图

 

通宵赶制 正月十五卖出万把个汤圆

 

上海松江区,58岁的洪琴村村民王瑞美和家人经营着一家约有60平的汤圆店,煮汤圆的炉灶横放在门店的门口,一打开炉灶上的锅盖子,水汽缓缓扑出,也让店面更有了几分腾腾向上的烟火气。

 

通常年还没过完,王瑞美一家就已经开始为正月十五而忙碌了。包汤圆的糯米用的是自家全手工的水磨粉,水分压干就得需10小时。有的馅料需要手工炒制,用到的猪油也须得是新鲜的,这些都得提前准备,人手也得预备充足。“今年我们找了两三个帮手,加一起是7个人,已经全员上阵了。”


在元宵节,王瑞美一家的汤圆店里,汤圆被码放得很高。受访者供图

 

这行干了20年,王瑞美清楚,通常正月十五前的晚上,是要通宵赶制的。当晚,要“专人专项”,每人手里都有自己的一摊事儿,有人专门负责磨粉,有的专门负责做馅,大女儿手上的活儿麻利,是负责最后包汤圆的,两三秒钟就包好一个。按照以往的经验,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小店约能卖出万把个汤圆。

 

来自安徽的汤圆在个头上与南方很多地区的汤圆有所区别。放在手里,个头像个小馒头。很多店面都会将汤圆包成不同的形状以区分馅料口味,在王瑞美这里,只有芝麻馅是圆圆滚滚的,鲜肉馅汤圆的一头有个小揪揪,豆沙馅的会在汤圆两头露出两个尖尖,荠菜馅的头上有两个角,而红枣馅,在手艺人的手里,就真的包成了与枣相似的形状。

 

在洪琴村人手中,鲜肉馅的汤圆都有一个小揪揪。受访者供图


这是王瑞美家汤圆的包法,事实上,很多在上海的洪琴人开的汤圆店,也都是这个包法。

 

三十年闯荡 靠小汤圆在大城市立足

 

事实上,在位于南方的歙县洪琴村,芝麻、豆沙才是当地的传统馅料,直到去了上海,才融合当地做起了鲜肉、荠菜馅的汤圆。迎合当地口味,在大城市立下脚跟,洪琴村人靠的是这小小的汤圆。

 

王瑞美说,自己初到上海是2002年,还不算是到上海最早的洪琴村人,“很多年前在上海城隍庙做汤圆的老师傅,当算是最早来上海的洪琴村人之一,事实上也是我的亲戚。”

 

上世纪九十年代,洪琴村第一波外出打工的人把目光投向350公里外的上海。“当时不一定是为了做汤圆,更多的是想谋生,增加收入。”洪琴村党支部书记汪春红讲述,在过去,洪琴村人是到上海后才逐渐接触到小吃、餐饮业。了解当地人的口味喜好后,才逐渐加入到了汤圆制作的行业中。

 

在担任洪琴的党支部书记前,汪春红也曾和爱人到上海闯荡。“那时候每天早上四点多就要起床,去做糯米粉,一天下来要忙活十三四个小时。”她说那时候虽然辛苦,但收入要比留在家乡要多些。

 

“现在全村大概有二百多人在上海做汤圆。”汪春红说,2000年左右,前往上海做汤圆生意的村里人越来越多,甚至带动了周围的村庄,如王瑞美所说,很多洪琴村人都是被家里的亲戚带到上海,留在上海做汤圆的洪琴人,也都是沾亲带故。

 

感情维系 城市里也有乡情

 

也就是因为有这些关系,汪春红说在上海的洪琴村人对于相互之间手艺的学习和帮助几乎毫无保留。“手艺不熟练的,先到朋友的店里练练手,学一学,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汪春红和爱人在上海开了4年的汤圆店,时间不长,可她说自己对上海的各地都不陌生。他们的汤圆店开在过浦东新区,也在宝山区有过店铺。“都是不同的时间开的。”

 

汤圆生意只有每年的下半年比较红火,新鲜的糯米粉对温度也比较敏感,做好的汤圆在天热的日子里并不容易储存。所以那时候,每年上半年,汪春红和爱人选择回乡,“收收茶叶,干干农活。然后到了第二年再去上海寻找合适的铺面,重新开张。”

 

在洪琴村人眼里,最合适的铺面往往位于菜场附近,“小吃店嘛,就是要接地气,而且早上来买菜的人多,店里的生意也会被带动。”为了寻找合适的铺面,夫妻二人常常骑着一辆电动车,去走访大街小巷,“有时候门面找到哪里,赶上饭点,就去附近洪琴人开的汤圆店吃饭,休息,当年有时候,还会住下。我们洪琴的人在上海,都是非常团结的。”

 

对于汪春红来说,上海这座城市带给自己的感觉非常亲切。大城市的繁华和气质从不会让自己怯场,因为家乡的人都在这里。

 

正月不是洪琴村最热闹的时候。“要说最热闹还是半年后,八月十五的中秋节。”等到那时,正是汤圆店生意的淡季,村里的人都回来了,村里民俗舞龙的表演会吸引十里八乡的人,那才是属于洪琴村的团圆时刻。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唐峥 校对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