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女子冰球队小组赛两胜两负,虽无缘八强,但也实现了重大突破。2月17日,新京报小记者王怡田与新京报体育新闻部首席记者孙海光,共同视频采访了中国女子冰球队队长于柏巍。


新京报小记者王怡田与新京报体育新闻部首席记者孙海光共同视频采访中国女子冰球队队长于柏巍。


小记者了解到,于柏巍与冰球结缘并非偶然,她来自冰雪世家——父亲和叔叔都曾从事冰雪运动。在家人的鼓励下,于柏巍在各种冰雪运动中选择了冰球,并从9岁起开始练习这项运动。回忆起当年为什么选择冰球,于柏巍说,因为“人多,在场上还挺自由的”。但她的冰球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有一段时间她中断了冰球训练,还练习过击剑、自行车,直到14岁时才重新回到了冰球场。


谈到2月6日与日本队的比赛,于柏巍仍然有点激动,“胜利的关键就是‘不放弃’,不到比赛最后一刻谁也不会放弃。好在我们彼此信任,大家也都做到了。该发挥的都发挥出来了,总体感觉不错。”


回想过去,于柏巍认为,能和此次比赛相比的莫过于2008年温哥华冬奥会资格赛。当时,中国女冰只有争取到小组赛第一名,才能获得冬奥会的入场券。相反,如果失去冬奥会参赛资格,这支队伍可能将不复存在。巧合的是,那场比赛的对手也是日本队。千钧一发的时刻,中国女冰冷静分析对手特点,顶住压力,最终取得了胜利。


而胜利的背后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于柏巍介绍,“每天要上两场冰(上训练)和一堂陆地课。一场冰(上训练)要两个小时,陆地课最长可以到3个小时。虽然很累,但已经习惯了。”作为队长,于柏巍在比赛中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集体项目最难的就是统一思想,要让每个人都奔着一个目标去努力,不要光想着自己,随时要有为了队伍牺牲的精神。”


在运动场外,于柏巍给人的感觉是亲切、健谈,和她在冰场上严肃、稳重的形象形成了“反差萌”。她喜欢唱歌、拍短视频,对各种美食也情有独钟。由于运动员的各种限制,于柏巍多数时间无法像普通人那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有在回家休假时才能放心地享用美食。“没办法,只能放弃一些对美食的渴望”。她说。


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冰球运动,于柏巍的建议是,“珍惜你的队友,珍惜每一次上场机会,珍惜你所在的这支球队”。


新京报小记者王怡田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