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开启。作为重大社区疫情防控亲历者,全国政协委员吴浩表示,我国的“动态清零”政策是最有效的,也是最负责任的做法。


这已经是吴浩第二次走上委员通道,2018年,他曾以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的身份,呼吁《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尽快落地,让全科医生有奔头。今年,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他再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全科医学,建议新增全科医学专业作为国家重点学科。


谈疫情

“动态清零”策略以最小社会成本,获得最大效益


自武汉疫情暴发以来,作为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市社区卫生首席专家,吴浩参与了11个省,20场重大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亲身经历者与见证者,他认为,我国目前采取的“动态清零”策略,是当前全世界范围内最有效、最负责任的做法。“我们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获得了最大的效益。”


吴浩说,疫情防控工作不断丰富总结措施和方案。武汉疫情期间,采取小区封闭管理,社区网格化管理。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疫情期间,首次通过健康赋码限定风险人员活动范围,采取大数据手段精准流调,开启了超大城市社区精准防控。


去年广东疫情处置中,首次提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概念及处置方案,对不同风险人群采取分类赋码,形成围追堵截一整套管控措施。去年9月处置厦门疫情时,首次借助国土资源地理信息平台结合流调大数据,成功实现在一个潜伏期内控制了疫情,实现了厦门国庆节日的预期解封。 


“今年初,北京发生了多点散发聚集疫情,面临冬奥会挑战,我们首次采用了电子围栏技术,在超大城市实现了在不大规模限制人员流动的情况下,对风险人群进行精准管控,高效处置了疫情。”


他说,未来将根据疫情变化动态研判,统筹生活生产,力争科学精准应对。


谈全科医学

建议将全科医学纳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根据组织安排,目前吴浩任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今年,他带来了“新增全科医学专业作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议。


我国提出,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支持薄弱学科。“全科医学既是交叉学科,又是薄弱学科。”吴浩说,全科医学更注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实践,是一门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将预防、康复、人文及临床医学等学科整合为一体。


据他介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全科医学开展时间短,尚未建立全科数据网络平台或数据库;全科医学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领域较为局限,某些领域尚存在一定空白,如人文管理等。研究的深度和方法科学性严重不足。调查发现,2013年至2017年,SCI收录的全科医学领域论文中,中国只有323篇,占论文总数的1.6%。全科领域研究缺乏是学科建设后继乏力的关键问题。


吴浩指出其中原因——一方面,全科医学研究经费缺乏申请渠道,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种省部级科研基金等基金申请分类来看,全科医学尚不在其列;另一方面,相较于各专科医学,基层全科医师的科研能力较差、科研意识不强、科研平台缺乏。综合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时间较短,综合医院的全科医师多数从专科转岗而来,具有硕士及以上的学位学历,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愿望,但仍然延续专科的科研方法和方向。


对此,他建议国家教育部评选出部分高校,将全科医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支持建设,给予经费保障及政策支持,开展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及学科相关领域研究。


在医学教育方面,促进高校将全科医学课程纳入院校教育,提升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知程度,同时促进高校全科医学教学课程改革。在医学科研方面,可以通过专项经费建立全科学术研究基金,加大对全科医学领域研究投入。在学科建设方面,提高高校全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科向国际先进领域发展。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