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在大别山区,田块过小,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如果能通过工程改造实现‘小田并大田’,也就满足了机械化耕作的基础条件。”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党委书记王绍南建议推进“小田并大田”,加大丘陵区、深山区的耕地利用率。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党委书记王绍南。受访者供图

 

王绍南在建议中指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耕地保护,提出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提到,粮食生产方面基层非常关注,这次全面对政策进行明晰,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绍南向新京报记者讲述,在同属大别山区的安庆地区,由于受到丘陵、山地等地形的限制,这里的农田田块较小,高低落差较大,也制约了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老百姓来说,种粮是受到很多方面限制的,所以大家的种粮积极性不高,最关键的是,种粮食甚至会出现亏本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不利于机械化耕作,产业大户不愿流转,发展其他特色产业也受政策制约,有可能出现抛荒现象。

 

他提到了两点建议。其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小田并大田”。王绍南讲述,在深山区、丘陵区,推进产业振兴,必须进行“小田并大田”,为实施机械化耕作提供基础条件。由于深山区、丘陵区工程费用较高,在实施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区域类型,分类进行资金奖补。

 

其二,王绍南建议完善设施配套,建设“高标准农田”。他讲述,深山区、丘陵区的农田耕作条件差,农田水系不连通、产业路网不完善,在推进“小田并大田”的过程中,应实施水系连通、产业路网建设等配套项目。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