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我身后的这条街道,就是我们村的最差街巷。”3月28日,大兴区安定镇潘家马坊村党支部书记郭志刚站在一排瓦砾砖头前,称经过村民和村委会的评选,村里的“最差街巷”将进行2周的限期整改,以旧貌换新颜。新京报记者获悉,3月份,安定镇出台《关于开展“最差街巷”评选活动工作方案》,全镇26个村将评选出52条“最差街巷”,按照《方案》这52条街巷将在限期内整改,农村人居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三月下旬,村干部、党员及群众志愿者对“最差街巷”集中整治。大兴区安定镇政府供图

 

砖墙颓圮,棚房占路,潘家马坊村的两条“最差街巷”相隔着一条东西向的马路,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这条街巷的两侧的建筑参差,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悄悄“吞没”着家门口的村集体土地,“有的人家占三五平米种菜,有的人家干脆搭起了暖棚。”郭志刚说,因为历史原因村集体土地被村民个人侵占了几十年,村里曾经多次提出整治改造,但也多次因村民不配合而搁置下来。

 

三月下旬,在潘家马坊村的村庄公示栏中,被标为“最差”的两条街巷上榜,同时被印在纸上的还有两张照片,未被掩饰的凌乱和无序也展现在公示中,上面还提到,村两委、党员和群众要在2周之内完成街巷整改任务。


三月下旬,安定镇各村都将本村的“最差街巷”公示给了村民。大兴区安定镇政府供图 


实际的改造行动或许会很快,可真正难的是说服那些已经把侵占土地,当做自己家园的村民。郭志刚并非是潘家马坊村人,作为镇里选派的村书记,他谈及与村民入户交流时,得带着“两颗心”,“得有整改的决心,也要将心比心。从前村里的书记都是本村人,要求村民整改,到最后碍于人情,往往计划都搁浅了。这次咱们确定整改,在这个前提下,也得多替村民想,去解释、化解他们的顾虑。”

 

“集体土地本来可以用于绿化,或者作为村里的停车场,这些都是全部村民共同享有的环境,以及便利设施。个人侵占,势必也就会影响整个村庄的建设。”农村,人情社会下的熟人关系、村规民约,其实是可以约束村民的日常环境行为和决定的。郭志刚说,除了宣传讲解利害关系,村民也需要带动,很多后期配合整改的人家,很多也是受到了前期村民的影响。目前村里两条“最差街巷”的整改进度已经完成了约一半。

 

新京报记者在大兴区安定镇《关于开展“最差街巷”评选活动工作方案》中看到,评选范围包括全镇除拆迁处之外的所有村庄街巷,还包括各个村庄外50米的区域范围,各村需按照环境、设施、容貌、秩序、文明程度、公共设施布局等六方面,评选出两条问题最多、整改难的“最差街道”。《方案》要求,各村评选出“最差街巷”后,启动重点整治,并在2周之内整改完毕,整改完毕后上报办公室进行检查验收。

 

安定镇城乡建设办公室主任马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制定《方案》的主要出发点是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创城创卫,“我们希望能通过这种评选让全镇的人居环境有一个整体的提升,用‘反向倒逼+正向激励’,让村里的环境和生活都美起来。”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