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是今年亚洲博鳌论坛热议的话题。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实现碳中和:企业在行动”分论坛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远大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跃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对碳中和这一议题的看法。
刘俏表示,实现碳中和需要大量的投资,根据光华课题组估测,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的投资金额接近250万亿元,分布在未来三、四十年间。他还表示,实现碳中和,对金融体系来讲,当务之急是建立碳价格的形成机制。
高纪凡则认为,太阳能未来在整个碳中和中将会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对于如何提高太阳能光伏的占比,高纪凡给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包括: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大力发展储能系统和高压和传输系统。
而在张跃看来,现阶段各方谈碳中和、零碳发展谈得很多,但简单有效的措施却太少。当前最容易实现减碳的就是建筑领域,他举例表示,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助力建筑业的绿色发展。
刘俏:中国实现碳中和 碳价格的形成机制是当务之急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在谈到碳中和与中国经济的关系时表示,现在绿色能源或碳排放权本身变成了生产要素,生产函数发生了变化,整个增长理念增长的范式也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碳中和对企业和经济来说是一个机会。
“全世界实现碳中和,都需要巨大的投资。对中国而言,实现碳中和的任务更艰巨一些,也需要有大量的投资。根据光华课题组估测,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的投资金额接近250万亿元,分布在未来三、四十年间。根据中金等机构预测,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投资金额约140万亿元。”
中国实现碳中和,金融体系可以做哪些事情?刘俏认为,现有的金融体系可以做三件事情。其中,最关键一件事情是,迅速形成碳价格的发现机制,碳价格的形成机制是当务之急。“现在,虽然我们有全国性的碳交易体系,也有一些区域性的绿色交易所,但是碳价本身到底处于怎样的水平,如何能把碳定价纳入到企业的成本考虑中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金融体系本身要参与进来。实现碳中和,怎么通过金融产品、金融市场把碳价体现出来,这是当务之急。”
第二,碳中和本身会带来新的文明形态的变化,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财政政策应该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如果从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些优点或者特殊的元素看,我认为,财政政策在这里面应该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那么,财政的钱从哪里来?我们距离实现碳中和还有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完全有能力发行一些期限是三十年到四十年期限的长期国债或者叫碳中和的国债,通过这种方式大量投入到利于实现碳中的领域或者行业。”刘俏说,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套本身非常关键,一个长期的碳中和债券国债是一个很好的政策选择项。
此外,刘俏表示,还应该更加积极地绿色金融、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跟实现碳中和相关的技术方面的投资。
高纪凡:太阳能光伏在碳中和中扮演着最重要角色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在谈到太阳能光伏在碳中和中扮演的角色时表示,太阳能光伏的成本未来会成为全球最便宜的清洁、安全的能源,太阳能未来在整个碳中和中将会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实现碳中和,本质就是要构建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体、完全新兴的电力体系,这还包括储能以及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
近期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下的能源危机引发关注,在高纪凡看来,相比风能、水能等,太阳能资源更加丰富。如果太阳能资源能够被充分发展的话,它会解决现在的能源争端能问题。
“总之,太阳能的发展既是未来实现碳中和的第一主力,也是未来化解全球地缘政治的重要方式。可以说,太阳能既是清洁低碳安全能源,也是一种文明的能源、科技的能源。”
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3.1亿世界电力的发电来自太阳能,到2050年太阳能将占到总能源的50%以上。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如何提高太阳能光伏的占比?对此,高纪凡给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第一,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降低成本。在2050年的时候,太阳能的成本可能是现在的1/3甚至更低,这样所有的地方都能够用得起太阳能。第二,由于天气的原因,比如在晚上和阴雨天不能发电,因此,一定要大力发展储能系统,比如锂电池储能、钠电池储能等等。储能还可以和发电厂、电网甚至和家庭终端用户连在一起,从而构建一个稳定的能源使用系统。第三,现在能源使用的地方基本上都在城市,而太阳能的产生地大部分都在戈壁沙漠,要大力发展高压和传输。
“总之,通过持续创新降降本,大力发展储能技术,普遍应用,加上发展高压特高压的地方体系,就能构建未来全新的零碳能源体系。”高纪凡说。
张跃:实现和追求碳中和有经济效益,可以增加能源安全
远大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跃在论坛发言中主要从用能侧的角度谈了如何实现碳中和。在他看来,现阶段各方谈碳中和、零碳发展谈得很多,但简单有效的措施却太少,或者说缺乏知行合一。
张跃表示,在零碳或者碳中和的理念下,人类是可以得到非常多的实际利益。首先,当人类实现或者追求碳中和的时候,所有领域或者所有的工业生活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它有经济效益。第二实现或者追求碳中和可以增加能源安全。“俄乌战争下,能源问题成为这场战争外溢的最严重后果之一。一些国家提出重新开发核电,这是非常危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解决能源问题,应该把减碳技术应用好。相信太阳能和风能是未来能源最重要的解决方案。”
张跃还指出,最容易实现减碳的就是建筑领域,同时建筑领域又是全球碳排放最高的领域。他以远大的实践举例表示,可以通过隔热、增强保温、建设工厂化建筑、高效利用废热能源、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等手段助力建筑业的绿色发展。
“欧盟在零碳或者净零排放的政策里面最优先的第一件事情是建筑的节能,它们提出了被动式建筑标准。”张跃还指出,欧盟还在推动交通工具的轻量化,“全世界减碳的力度最大的区域便是欧盟,目前已经出台相关的强制性标准。中国目前也有一些这样的行为,但指标依然相对较低。”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侯润芳 编辑 陈莉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