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肿瘤的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80%,就可以说这是一个慢性疾病,而不是绝症。我国肿瘤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率刚刚达到40%,肿瘤的早筛早诊是提高生存率的根本。”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詹启敏指出,早期发现后仅需做小手术,或者再采取一些适当的辅助治疗,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一旦肿瘤变成晚期甚至转移,患者就走到了死亡的边缘。
 
在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在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诺辉健康等联合举办《防癌的真相》科普直播中,多位权威专家聚焦癌症防治知识科普,对大众普遍关心的且存在误区的高发癌症早防早治问题去伪存真,积极倡导高风险人群通过早筛“改变生命的轨迹”。专家们强调,只有发现早期恶性肿瘤才能拯救生命。
 
新京报:“每个人身体里都有癌细胞”的这一说法靠谱吗?
 
詹启敏: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癌症发病是基因组的改变。我们机体不是生活在真空,它每天和很多致癌因素发生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细胞的转化和癌变。不过,这个过程不用担心,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免疫监控系统,良好的人体免疫系统有能力早期识别并清除癌细胞,当体内不断出现单个癌症细胞时,它可以不断清除。因此,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维持体内平稳状态,让免疫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新京报:癌症会遗传吗?如果有长辈患癌,需要注意什么?
 
詹启敏:癌症遗传要从两个方面来谈,有些肿瘤,只要有重要的基因突变,它一定会出现或者出现癌症的可能性会非常大,比如BRC1基因突变后,导致乳腺癌或者卵巢癌的比例非常高;结直肠里某个镜像ABC突变,它可能会导致结肠癌风险特别高。这种完全由于遗传因素致癌的几率并不高,在所有肿瘤里仅占5%。
 
在体内还有一种遗传性,我们称为易感基因。易感基因如果跟环境中的致癌因素过多接触,可能会导致肿瘤。远离致癌物,在生活方式方面保持健康的状态,就可以把所谓的遗传易感因素消除,或者降到最低。
 
新京报:年年都体检,为何确诊癌症的时候仍然是中晚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年年体检却还查出中晚期癌症的原因有三个:手段问题、间隔期问题和经验问题。
 
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发现早期肿瘤的手段,而不是仅仅能够发现肿瘤的手段。常见肿瘤筛查的确切手段、适宜技术,如肺癌,应使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乳腺癌使用钼靶+超声;结直肠癌使用FIT、多靶点粪便FIT-DNA、肠镜技术。
 
体检间隔期问题,有的肿瘤生长周期太快,一年一次体检不足以避免中晚期状态出现。大部分肿瘤的生长周期并没有这么快,尤其是结直肠癌,五年内做一次检查,就能发现体内存在多年的高级别腺瘤,并及早处理。因此,间隔期问题存在,但不是主要问题。
 
经验问题则是针对医生,同样是超声手段,经验欠丰富的医生可能会漏掉早期肿瘤。曾经有基层医生感慨,在他工作的10年里,从未见过早期乳腺癌,而在接受培训的半个月里见到的乳腺癌,比他在单位一年见到的还多,这就是经验。
 
新京报:哪些人群适合防癌体检?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张凯:在无症状阶段主动做检查是最有效的防癌手段。防癌体检,就是在无症状健康高危人群中,开展以早期发现癌症为目的的精准、有效的医学检查,同时对癌前病变等癌前疾病进行寻找,并且对它进行管理。对肿瘤来讲,早期信号就是没有信号,一旦你有症状,就失去了50%的根治性治疗机会。要想获得根治性手段,就应该在无症状健康期去发现并治疗。防癌体检中运用确切有效的技术手段,不仅是发现早期癌症,还要发现癌症的早期状态——原位癌甚至更早的癌症疾病状态。
 
新京报:防癌的真相是什么?早筛技术如何发现癌症风险?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诺辉健康CEO朱叶青:癌症早筛就是癌症还在“恐龙蛋阶段”的时候,通过筛查从表面看着很健康无症状的人群,像大海捞针一样去发现癌症或者癌前病变患者,避免癌症发展到下一个阶段。防癌的真相,就是自律。克服自己心里的一点点恐惧,建立起定期主动筛查的习惯,是防癌的关键。
 
对筛查而言,我们首先要保证筛查认为没问题的人尽可能没问题,即排阴不能漏检。好的癌症筛查技术要满足三个条件:明确的临床指导意义、简便的确诊办法和可行的临床介入手段。在此基础上,使用方式便捷让用户愿意使用也非常关键。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