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北京冬奥组委总结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消防团队荣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称号。


▲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消防团队合影。  受访者供图


作为该团队一员,北京市延庆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员刘敬豪难掩激动。驻守海陀山的286个日夜,他和团队成员每天都要面对建筑防火和山林防火的双重挑战。他们昼夜巡视,时刻待命,用汗水和过硬的本领,交出一份优异的消防安全成绩单。


从“零”起步


“村内零冒烟、零火情,队伍零感染、零违纪……服务保障冬奥村的这9个月,感觉我和团队从没绕开一个词——万无一失。”距离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闭村已一月有余,但延庆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员刘敬豪觉得,海陀山脚下的那286个日夜,依然历历在目。


2021年6月,他加入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消防团队,正式开启了这段特别的“冬奥时间”,“能成为冬奥村的一分子,我感到很光荣。”


▲2022年2月9日,刘敬豪(左一)正在延庆奥运村内进行日常消防检查。  受访者供图


作为防火助理,刘敬豪需要承担起对接冬奥村村长、沟通各部门,督促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宣传培训员工消防安全技能、联动应急处置等重要职责。


挑战是实实在在的。在三个冬奥村中,延庆村作为外籍运动员在北京和张家口的“中转站”,接待的代表团数量是最多的。冬奥会期间,有87个代表团的1200多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入住这里。告别“冰墩墩”,又迎“雪容融”,“变身”为冬残奥村后,它又继续为38个代表团的540多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服务。


▲2022年2月27日,消防安保团队为延庆冬残奥村安装电动轮椅电池智能充电柜,并为运动员现场讲解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刘敬豪还要面临一连串的“最”:场馆海拔位置最高、筹备工期最长、自然条件最差、后勤保障最难、人员流动最大、开馆时间最长……这些都给消防安保工作设置了难题。


从“零”起步,千头万绪,但刘敬豪相信,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


冬奥村里的“守夜人”


进驻初期,刘敬豪化繁为简,围绕消防安全管理、建筑防火、消防设施三大方面,细分出30个项目,对延庆冬奥村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消防安全“体检”和“评估”;他在中控室加装智慧消防物联网,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科技手段,对隐患风险点进行24小时在线监测、智能预警,将消防问题防患于未“燃”。


▲2021年10月26日,消防安保团队联合相关部门对延庆冬奥村新能源中心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受访者供图


为了降低疫情防控压力,同时不影响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刘敬豪和团队将日常设备检查、消防设施测试的时间,都挪到了深夜。“24点后、6点前,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时间。白天更多地是与冬奥村各部门沟通、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对村内服务性门店进行消防检查等。”


“月计划、周总结、日汇报”,这是刘敬豪的工作方法,也是推进消防保障工作的一大抓手。在他看来,工作中,既要了解延庆冬奥村的特点,又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做好相关准备,每个环节都充满了不同的挑战,“关键时刻要做到精准预判、挺身而出。”


事实证明,充分完善的预案,是突发意外时最有效的“灭火器”。2月10日深夜,冬奥村消防安保团队的值班电话突然响起。原来,一位运动员不慎将滑雪板磕碰到喷淋头,导致走廊喷淋头发生爆裂,管道水哗哗直流。接报情况后,刘敬豪第一时间介入、全程干预调度,联动运行团队、设施领域和业主方维保人员,经过50多分钟的紧急抢修,公寓楼内再次恢复了平静。


据统计,进驻延庆冬奥村期间,刘敬豪和团队共督促各场馆整改火灾隐患332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1份,并联合制作《中英文消防安全提示卡》送给服务保障人员和外籍人员,最大限度消除火灾风险点、不稳定因素。


▲2022年2月25日,消防安保团队成员为澳大利亚冬残奥代表团讲解消防安全知识和疏散逃生通道。  受访者供图


“在延庆村生活很美好,还想再来延庆村。”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先生大力点赞的背后,离不开这些“守夜人”的默默守护。


“上天入地”的网格员


延庆冬奥村依偎在海坨山脚下,一座座半开放的中式庭院“组团式”镶嵌在山林间,既与地形地貌完美融合,又展现了北京四合院的文化特色。


对于刘敬豪来说,这份美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我们面临建筑防火和山林防火的双重压力。”


为了确保“零火情”,刘敬豪在积极沟通对接森林防火部门之外,还与团队成员不定期上山巡查。他们每人背着15公斤的细水雾灭火器,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角落。


针对冬奥村疫情防控压力大、建筑设施多、人员流动大、临时电器设备复杂等情况,刘敬豪专门制定《延庆冬奥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依托106名网格员,联合安保、交通、电力、公共卫生、业主方、燃气等各部门,建立联值、联调、联处“三联”工作机制。


▲2022年1月30日,消防安保团队联合电力部门对延庆冬奥村打蜡房开展联合检查。  受访者供图


刘敬豪用“上天入地”来形容这支团队。在平均海拔约940米的海陀山上,在延庆冬奥村建筑内部、地下仓库、地下办公室……7个大网格、14个中网格、85个小网格,到处都有“火焰蓝”和网格员们坚守的身影。


海陀山的冬日气温普遍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刘敬豪和团队成员们身着大衣,厚毡帽下一双双眼睛仔细筛过每一个网格。“19座地下消火栓、681座墙壁消火栓、3720具灭火器、2637个感烟火灾探测器、6046个喷淋头……”进驻的286天里,刘敬豪和团队走遍了冬奥村的每个角落。


“不仅是消防员、网格员,我要把消防知识培训给所有服务保障人员,这样人人都可以是网格员。”为把消防安全责任落到每个人,刘敬豪和团队压实“岗位责任制”,明确消防巡查、提示、处置“岗前三包”工作责任,分批、分类对场馆运行团队300名工作人员进行线上培训和警示教育,增强消防意识、提高自救技能。


闪耀冬奥的“火焰蓝”


“能在三年内参与延庆的两次‘大事’,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事实上,早在三年前,刘敬豪就曾被委以重任,担任2019年北京世园会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当时,他的妻子已怀有身孕,却给予了他最坚定的支持。


▲3月14日,北京冬残奥会闭幕次日,刘敬豪在微信朋友圈表示,“迎世园,保冬奥,亲身经历延庆的两件大事,何其有幸。”  受访者供图


儿子出生至今,每年过年,刘敬豪都因为任务在身,没能陪在儿子身边。今年春节,忙完一天的工作后,他给家人打了个视频电话,对着屏幕那边不停追问“爸爸你在哪里”的儿子,刘敬豪笑着说:“爸爸在冬奥村做消防安保,过段时间就回来。”


刘敬豪说,对于家人的付出和支持,他心中总有一丝愧疚,但更多的是干好工作的动力,每名消防员都必须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用行动揭示消防员这个称谓的深刻涵义。


共赴“冰雪之约”,归来已是春天。如果说冬奥村消防安保是一场硬仗,那么没有灭火战斗就是最完美的胜利。刘敬豪和团队用汗水和过硬本领,撑起一方服务保障冬奥会的消防安全坚盾。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称号,就是颁给他们的特殊“金牌”。


消防安全主管张振月,指挥助理汪建国,作战助理张小帅,通信助理陈子昂,备勤车组指挥员张儒、王岩……刘敬豪说,“这份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消防团队的每一个‘火焰蓝’。”


新京报记者 李睿阳


编辑 李彬彬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