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忠走在工体的工地上,不久前,他因为胰腺炎住进了医院,身体还有些虚弱。

 

跟在王建忠身后,你会惊讶于他对工地上很多人的名字和故事都如数家珍。


北京建工集团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项目(一期)党支部书记王建忠(左)在施工现场与工人交流施工情况。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作为北京建工集团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项目(一期)党支部书记,王建忠除了要接待一些前来参观学习的团队,剩下的便是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大小事宜,为工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因为工作过于琐碎,他专门在办公室门口放了一张白板,提醒着自己要完成哪些事情。

 

工作上,他给自己的定位是“融入中心抓党建”;工作之余,他是一名工地上的摄影爱好者,记录世纪工程的施工过程,也展现工人的蓬勃力量。

 

把无形的工作化为有形

 

“什么是中心?工体改造复建项目的中心就是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王建忠表示,“党建工作不是喊喊口号,而是要付诸实际。”

 

王建忠觉得,做党建工作,首先要明确近期的工作任务是什么。“比如在钢结构施工阶段,要保证钢结构施工按时完成,我们举办了劳动竞赛,声势很大。工程部门需要去计算,每天需要完成多少施工任务,完成的工人会获得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清晨时分,新工体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王建忠 摄


思想政治工作是无形的,如何将无形的工作化为有形,这是王建忠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他牵头组织创办了工体战报,把工体改造复建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过程都呈现在版面上。王建忠表示,很少有项目部开办一份报纸。“这份报纸是记录历史的,记录了新工体从无到有的过程,许多年之后,也会是一份珍贵的资料。”

 

“很多点子都是在半梦半醒之中想出来的。”王建忠还牵头策划了一个工体电影院,然而因为疫情没法付诸实践。考虑到疫情期间全封闭管理的政策,工人没办法出去,他还是坚持要给工人们每周放一部电影。“放电影之前,还要放安全教育片,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

 

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前,王建忠和团队想着筹办一系列“书香建工”的活动,围绕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来开展活动。“我们公司有全国劳动模范,就让劳动模范来谈一谈是如何获得这项荣誉的,还有读书给他们带来了哪些收获。”

 

王建忠在施工现场探访工程进展。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住院的那几天,王建忠躺在病床上,琢磨着写一个新工体建设成绩单。“主流媒体报道100多篇,两人获得集团优秀党员,一人获得集团先进职工……”王建忠兴奋地讲着,他表示想做一面项目员工的荣誉展示墙,它既是一个宣传阵地,又能反过来更好地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凌晨一两点接到电话是常事

 

“党建工作无小事,你认为是小事,不及时处理,它可能就成为大事。”王建忠表示,书记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考虑。“要为工人解决后顾之忧,才能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我们建了一个群,有人在群里说伙食里油放多了,我们就会及时改进。同一个牌子的油,大家吃一段时间后会觉得没有味道了,我们就告诉食堂赶紧换另外一个牌子。”王建忠介绍,对食堂的管理要求是每天要对饭菜进行取样,留够24小时。“大家吃完觉得没事,我们再处理掉。否则万一工人闹肚子,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所以这些小事都得考虑到。”

 

解决好外围的问题,为内部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

 

王建忠(中)在工地上与工人交谈,了解施工情况。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冬天出门的时候,车的轮胎要清洗,清洗之后又容易造成路面结冰,影响行人出行,撒了融雪剂,又会让路过的车轮胎粘上白色印记,这些都需要想办法去协调解决。”王建忠说。

 

工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晚上向外运土,凌晨一两点钟接到电话对王建忠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往外运土的时候,有洒落的土或者冲洗不干净,环保部门就会打电话,我要赶紧把这事儿解决。”

 

在工地上几乎没有准点的睡觉时间。住院的时候,王建忠白天打点滴,过上了日夜颠倒的生活,凌晨三四点有什么事,他直接给工程部的人打电话,告诉他们哪里又出现了问题。这些人无奈地说,书记住院之后的作息更让人摸不清规律。

 

仰拍新工体的钢架结构和塔吊。王建忠 摄


尽管有时工作很努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王建忠倒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每天的时间过得很快,你这项工作没出彩,总会有别的出彩的地方。一个人挫败感越强烈,恰恰说明这个人的上进心越足,这是可取的。”

 

“出去一趟至少要拍二三百张照片”

 

本职工作之外,王建忠是一名工地上的摄影师。从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摸相机开始,至今他已经扛了30余年的相机。

 

王建忠正用自己的相机拍照,记录下世纪工程和现场工人的精彩瞬间。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摄影其实有两个作用,一是记录历史,留下一套完整的工程建设资料,二是给大家鼓鼓劲。”对王建忠来说,一些瞬间过去了,不会留下痕迹,可一旦记录下来,就会成为绝版。

 

进场第一天,王建忠用手机记录下了第一次工作布置会议。随后,他拍了一些工体拆除之前的照片,因为高处上不去,没拍到全景。随后,他又拍了一些老雕像的照片,记录了拆除、挖土等过程。“当时属于碎片式的拍摄,没有形成体系。”

 

钢结构施工开始的时候,王建忠开始对工体进行大量拍摄。他的拍摄大部分是在工作时间之外完成的。“早上我六点半左右到单位,八点之前可以拍一拍,晚上拍夜景的话,基本是六七点以后去房顶上拍照。”

 

新工体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远处是灯火辉煌的国贸CBD。王建忠 摄


今年,王建忠记录了元旦的第一缕阳光。冬天的时候,日出比较晚,他6点钟左右到单位,在房顶冻了一个小时,7点左右,王建忠终于拍下了朝阳下的工体。“越是极端的天气,我就越往现场跑,往往越能出好照片。”

 

工体改造复建项目预计于今年12月8日竣工,去年倒计时一周年的时候,王建忠组织了内部的庆祝活动,和员工们切了直径达一米的大蛋糕,并拍好照片仔细保存下来。王建忠还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争取每天都在朋友圈发一张新工体的照片。

 

前几天,王建忠由于住院不能前去工地拍照,但仍然坚持每天发一张“存货”。有朋友奇怪:不是住院了吗?怎么又去拍照了?

 

傍晚时分,夕阳下的新工体更显气势。王建忠 摄


“也不是每张照片都精彩,要看运气,要看光线、角度等条件。”王建忠说。谈起自己拍过的满意照片,王建忠翻起手机里的相册,滔滔不绝。“这张照片是早晨朝霞刚出来的时候,万道霞光把工体照得非常壮观。那时候,工体的钢结构刚建起一部分。”

 

“还有一些全景,比如夜晚从永利国际的房顶往下拍的时候,背景是现代化大都市CBD,灯光璀璨,工体正好处于大都市的包围之中,体现了工体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群众性体育场馆。”王建忠说道。

 

仔细观察会发现,王建忠善于构图,他图中的建筑和人有时会具备妙不可言的几何美感。“这是一些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拍摄的照片,1.64万吨体量的钢结构,就靠1米7左右的工人搬进来,特别能展现工人们的蓬勃力量。”

 

王建忠在拍摄工体钢结构罩棚。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王建忠自述,每次出去一趟,至少要拍二三百张照片。“大部分时候是五六百张,按平均一天500张来算,一年也要拍十几万张。”他想着,工程结束之后,要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一本相册,目前已经在整理资料。

 

掐指一算,王建忠发现自己已经有18年没怎么休过年假了。生病住院的时候,儿子来医院看望他,他远远地从儿子的眼神里察觉到了一丝陌生感。


仰拍新工体钢结构罩棚。王建忠 摄


从2016年参与城市副中心的项目,到现在新工体的改造复建项目,王建忠几乎没怎么好好陪伴过儿子。但他觉得,父子之间的感情,有时都放在心里,不会明显地表达出来。

 

“有很多次,从他姥姥家下楼出来,他走着走着,就牵着我的手,有时候他妈落在后面,说我们俩还牵着手。”王建忠记得,有一次自己下班回来得早,看到儿子还没回家,就急着溜达去学校找,到了才知道儿子当天要做值日,所以晚了半个小时回家。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陈静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