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潘家园街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街自为战、小区为战”,依托“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等机制,集结号召辖区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之中。


党员主动“亮身份”,就地转化志愿者


“大爷,您别着急,社区都会关注到咱们居民的需求,我先帮您登记。”


居民正在社区登记买药


4月28日上午,武圣东里社区居委会大厅里,前来咨询问题、登记购药的居民排着长队,一位老人正因健康宝弹窗问题焦急不安,志愿者董霞赶紧拉来座椅耐心安抚老人,并耐心地向老人解释为什么无法消除弹窗。老人了解政策后,情绪得到了极大缓和。


纾解居民情绪、维持秩序、引导排队、回答问题是董霞近期每天都要做的工作,事情繁琐,但董霞总是用极大的耐心去面对。作为一名在职党员,同时也是退伍军人,在自己所在社区划为临时管控区后,她第一时间切换身份,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抗疫志愿者,为抗疫贡献力量。她说:“我从未忘记入党誓言,作为一名党员,这种时候我义不容辞!”


面对疫情大考,“双报到”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冲锋在前,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哪里最吃劲就攻坚哪里。


在封控区,他们通过微信群收集居民诉求和困难,帮助困难群众开展心理疏导,积极传递正能量。在管控区内,他们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积极报名组成志愿服务队,协助防疫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物资配送、宣传引导等工作。同时建立“定点”联系和帮扶机制,每个志愿者以楼门为单位服务本楼居民,每名党员志愿者定点帮扶特殊需求居民,切实搭建起封管控小区与街道服务保障机制间的桥梁纽带。


党员积极“做表率”,带动居民勇担当


身处疫区,“双报到”党员将社区作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阵地,主动带头、勇敢担当,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


4月22日晚,松榆里小区紧急封控,社区副书记付建平快速反应,建立了“牵家”志愿服务队微信群,并在群内“吹哨”。居民张辉看到消息后立刻亮明在职党员身份,积极响应社区需求,就地转化为一名防疫志愿者。


张辉帮助社区搬运物资


他所在的27号楼属于管控区,居民订购的快递、外卖等送到社区门口,然后由社区工作者派送至楼门口的货架统一放置,通知居民进行领取。为了减少社区工作者的负担,张辉主动承担帮居民等快递发消息的工作,不久后他又开始调动其他居民的积极性,号召每层招募一名志愿者,精细化服务。除了通知拿快递,他们还帮助发放蔬菜包、关爱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为身体不便的居民“送货上门”。


志愿者帮居民领取外卖


就这样,张辉带领着19个“楼层长”像毛细血管一样,将服务深入到每家每户,将温暖送进每位居民的心里。张辉组织的志愿服务小队让居民的生活有序高效地运转着,27楼微信群中,居民们每天发布需求的同时,不忘感恩志愿者,彼此加油鼓劲,充满着和谐团结的正能量。


互助互爱正能量,层层织密志愿网


4月27日下午,松榆西里社区的“大白”们正在冒雨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垂杨柳医院的护士张萌正是“大白”们中的一员。管控期间,看到社区工作者们十分辛苦疲惫,张萌很是心疼,于是积极报名了核酸检测志愿者,帮助社区的同时也发挥了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她一起参与志愿服务的还有她的另一位护士同事。作为一个含“医”量很高的家庭,她的家人们也都积极报名了志愿者。谈到做志愿者的初衷,张萌表示,在疫情期间,大家就要团结一心,每个人能出一份力就去尽一份力。


同时,在另一边的松二小区,两位头发已经花白的阿姨牵手组成了就医买药小分队,她们一位是护士,一位是退休老会计,一个拿药,一个收钱,专业对口,准确高效,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松二小区杨叔介绍到:“我们社区的居民都特别好,每栋楼都有两名志愿者,但是你别看名义上是两名,实际上几乎人人都是志愿者,谁看到社区有需要帮忙的都得搭把手。”


党员模范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网络越织越密,互助互爱的正能量越聚越浓。截至目前,潘家园街道约有1500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其中在职党员约300余名。


疫情吹响了党员集结号,在职党员“进社区、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就地转化为抗疫志愿者的同时,联动社会单位、物业、居民群众等各方力量,以“最小单元”凝聚起抗疫的“最大力量”,共克时艰,团结一心,筑牢了疫情防控坚强堡垒,更温暖了幸福的潘家园。


编辑 辛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