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以“应变局开新局,高质量促发展”为主题的“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以线上形式举行。


在“发展之策:‘五子’联动,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上,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市“两区”办专职副主任刘梅英以“落好‘两区’这粒子 奏响开放新乐章”为主题发表演讲。

 

她表示,两区建设是北京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发力点、重头戏,推动北京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更高质量发展。同时,两区建设与北京打造各领域的中心地位息息相关,彼此辐射带动作用交互凸显,同频共振,呈现乘数效应,将促进发展动能。

 


两区建设带动下北京对外资吸引力更加凸显

 

“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北京的重要任务,也是北京构建新发展格局“五子”当中的关键“一子”。

 

刘梅英介绍,一年多来,“两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三大特征,立足降成本、享便利,创新实施了上百项政策制度创新,进一步筑牢了“两区”的开放引领优势。

 

如科技创新方面,全流程走通报备及批准的政策试点,企业从申请认定到获得批准用时仅一个月,较常规审批流程大幅压缩80%以上。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已覆盖北京市20多家制造业单向冠军企业和300多家重点领域的中小微企业投保的3300多件专利,保障金额超过了33亿元。

 

服务业开放方面,率先落地证券业、期货业过往资历认可机制,向境外人员开放首批35项职业资格考试目录;首创推荐制人才引进模式,实施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的两证连办,促进人才流动便利。全国首创非金融企业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外债一次性登记试点范围扩大至北京自贸试验区全域;建成互联网医院30多家,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达到130多家。

 

数字经济方面,依托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在全国率先建立数字经济中介产业体系,全国首个跨境数据托管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国际贸易窗口已串联起海关、综保区、口岸运营单位等九类主体,65项关键数据,实现空港物流全流程,全链条的数据共享。空港口岸进口提货平均实现24分钟,较过去压缩了50%以上。


在两区建设带动下,北京对外资吸引力更加凸显。2021年北京市新设外资企业达到1900多家,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增长52.6%,高于全国89.1个百分点;合同外资400多亿美金,增长1.1倍,创历史新高;实际利用外资155.6亿美元,增长10.3%,达到历年第三峰值。今年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达到了60亿美元,同比增长21.9%,自贸试验区所在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6.3%,提升到91.6%,提高了5.3个百分点 。

 

充分发挥五子联动资源优势,打组合拳

 

下一步如何落好“两区”这粒子,奏响开放新乐章?刘梅英概括为“一二三四”。


把握一个定位:要从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立足引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平台中把握两区建设。

 

利用两类资源:一是北京的重要要素资源,如科创、金融等具有国内领先优势的要素资源;二是“五子联动”的优势资源,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十四五”时期要在五个紧要处落好子,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这五子即科技创新、两区建设、数字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区建设覆盖全市域,联动其他四子,要充分发挥“五子联动”的资源优势,下先手棋,打组合拳。

 

释放三个效应:第一个是形成叠加效应,三城一区、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等功能区叠加两区建设,一方面聚焦园区定位,明确重点承载,另一方面多重政策并行叠加,形成优势互补。第二个是释放乘数效应,两区建设与北京打造各领域的中心地位息息相关,彼此的辐射带动作用交互凸显,同频共振,呈现乘数效应,将促进发展动能。第三个是发挥联动效应,立足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构建跨区域的合作发展共赢模式,深化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发展,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京津冀产业合作的新平台,发挥大兴国际机场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标准建设城市副中心,推动一核两翼的联动腾飞,此外通过建立1+N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综合试点工作机制,在更大范围实现联动效应。

 

探索四类开放:产业开放方面,发挥开放引领的作用,分类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在不同领域助力产业腾飞。瞄准主导产业实施开放赋能,促进国际合作,破解体制机制难题,筑牢产业发展根基;瞄准战略新兴产业,如绿色金融、数字经济产业等,通过培育产业生态,打造应用场景,创新监管机制,加快构筑新的增长极;针对细分行业,如在时尚消费、美丽健康,离岸贸易等领域发力,疏通政策堵点,强化特色优势,形成一批小而美的产业。

 

园区开放方面,以自贸试验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的重点园区为依托,实施园区发展的专项提升行动,着力打造两区建设的样板间,提升两区的辨识度。

 

要素开放方面,立足投资自由便利、贸易自由便利、资金进出便利、人才从业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功能目标,进一步聚焦人才、数字、资金、知识产权等关键要素,以市场主体诉求为导向,分专题、年度,滚动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推动高水平的要素开放。

 

制度型开放方面,立足北京市四个中心建设和优势产业定位,对标CPTPP等国际先进的经贸规则,从边境上到边境内,从规则制度等层面努力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发展环境,形成一批国家战略需要,开放度要求高,自身禀赋好的制度创新。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