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202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今天(5月25日)发布。去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5%,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在大气方面,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仍未摆脱“气象影响型”,尚有29.8%的城市PM2.5平均浓度超标。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仍未摆脱“气象影响型”

据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介绍,去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18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64.3%,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优良天数比例为87.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₃)、二氧化硫(SO)、二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六项指标年均浓度同比首次全部下降,其中,PM2.5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十三五”以来,已实现“六连降”;臭氧(O₃)为1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7%,PM2.5和臭氧(O₃)浓度连续两年双下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明显。

去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7.2%,同比上升4.7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9%。北京优良天数比例为78.9%,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7%。

蒋火华指出,在大气方面,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仍未摆脱“气象影响型”,尚有29.8%的城市PM2.5平均浓度超标,臭氧污染仍较突出。

3月以来部分重点区域气温同比偏高,有利于臭氧生成

臭氧已成为影响夏季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中国从2013年开始,将臭氧纳入大气污染物常态化监测。监测数据显示,近五年夏季(5–9月),全国臭氧平均浓度保持在150微克/立方米左右,臭氧超标天数比例平均为11.1%(夏季),其中以轻度污染为主,约占88%。

2022年3月以来,我国部分重点区域气温同比偏高、相对湿度偏低、降水偏少,有利于臭氧生成。受此影响,1-4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臭氧平均浓度为1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5%;重点区域中,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臭氧浓度同比升幅超过20%,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同比升幅超过10%,珠三角地区浓度最高达到1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7%。“臭氧污染形势不容乐观,污染防治任务仍然较重。”蒋火华说。

为支撑臭氧污染防治,生态环境部加大臭氧监测工作力度,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监测能力建设,加强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x)等对臭氧生成影响较大前体物的监测。

我国将加大噪声监测信息公开力度

蒋火华表示,目前,全国已有3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噪声监测,共设置监测点位76273个。其中,用于反映城市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的监测点位3521个、用于评价整个城市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的区域声环境监测点位51046个、用于反映道路交通噪声水平的监测点位21706个。2021年,全国已有21个城市的312个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位实现了自动监测并与国家联网。

公报显示,去年3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各类功能区昼间总点次达标率为95.4%,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夜间达标率为82.9%,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

《噪声污染防治法》将于6月5日起施行。“下一步,我们将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噪声监测工作的相关文件,推动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加大噪声监测信息公开力度,满足公众对声环境质量信息的知情权。”蒋火华表示。记者获悉,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

将组建覆盖重点城市的碳监测网络

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聚焦重点行业、城市和区域三个层面,启动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从目前情况来看,总体进展较为顺利。”蒋火华说。

目前,试点任务加快落实。火电、钢铁、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和废弃物处理5个试点行业的11家集团公司、49家参试企业,共设置119个监测点位,大部分点位已获取3至5个月的监测数据。

从目前获取的数据和比对分析情况看,碳监测的作用初步显现。一是可直接服务碳排放核算。在煤炭开采和石油天然气开采试点监测中,通过开展“卫星+无人机+走航”综合监测,能够提升生产过程中甲烷无组织排放核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他说,下一步将深化行业试点。扩大火电行业碳监测试点范围,力争今年年底前,推动更多火电企业开展二氧化碳(CO₂)在线监测,深入系统开展数据比对与分析评估。同时加快构建网络,组建覆盖全国主要区域、重点城市的碳监测网络。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