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在“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带回地球的岩石样本中,发现了20多种氨基酸,这也是人类首次在地球外确认氨基酸的存在。
由于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这也引发了对地球外是否存在外星生命,以及地球生命起源是否源于太空的广泛讨论。
由中国科协等打造的《科学辟谣》对此发文称,目前对于陨石上有机物的发现,虽然并没有能够证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外,但是它却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在宇宙空间中,有机物的存在是比较普遍的,只要条件适合,就能够形成各种有机物。
“氨基酸本身不能代表生命存在,但生命活动中起到主要功能的大分子——蛋白质(比如催化各种生化反应的酶),其化学本质就是大量聚合成长链再折叠成型的氨基酸。所以说,发现氨基酸对于研究地外生命是意义非常重大的。”6月10日,有生命科学类专业背景的《科幻世界》专栏作家张雨晨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我国日前也已经批复了行星探测工程,未来将对近地小行星2016 HO3开展绕飞探测,这颗小行星上存在怎样的奥秘将有待我国揭开。

首次在地外确认氨基酸存在 生命“实锤”起源于太空?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人类对陨石中存在氨基酸的猜测由来已久。
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在对坠落在澳大利亚的陨石“默奇森”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时就发现了这颗陨石中含有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异缬氨酸、假亮氨酸等70多种氨基酸,这一发现随即引起了一场寻找地外生命的热潮,但由于“默奇森”是在坠落到地球之后才被研究的,因此也有声音认为这些氨基酸其实来自地球环境。
而此次“隼鸟2号”直接在外太空环境中取到了小行星岩石样本,并以不暴露在地球空气中的形式对其进行了分析,因此也是对太空中存在氨基酸的一次“实锤”。
具体来看,“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造访了碳质小行星“龙宫”,在此期间,它采集了“龙宫”地表和地下的沙子样本,并于2020年12月带回了约5.4克的黑色砂粒状物质。
经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等研究机构研究发现,沙子中含有构成有机物的物质,如碳和氮。今年2月,科研团队发现“龙宫”上的沙土样本与CI群碳质球粒陨石高度相似,且样本分析显示小行星“龙宫”上富含与水反应后形成的矿物,由此可以认为形成“龙宫”的原天体可能含有大量的水。
今年6月,经进一步分析,科学家发现沙土样本中含有20多种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氨基酸。其中已经确认含有异亮氨酸、缬氨酸等。此外,还有用于制造胶原蛋白的甘氨酸,以及产生鲜味的谷氨酸等。日本《朝日新闻》称,此次发现很可能将进一步证实生命起源于太空,即地球上的原始氨基酸分子很可能是通过陨石携带进入地球的。
《科学辟谣》称,在宇宙中的氨基酸虽然说明了有机物在宇宙空间的广泛存在,但宇宙空间中其实很难为生命的形成提供足够稳定的环境。因为科学家们发现,从陨石中发现的氨基酸和组成生命的氨基酸的构型并不相同。因为陨石和地球上的同种有机物在分子结构上是存在差异的,许多都是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据了解,氨基酸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类,地球上的生命分子都是左旋氨基酸。但陨石中的氨基酸则左旋和右旋结构都有。《朝日新闻》由此表示,如果小行星“龙宫”上发现的氨基酸也是左旋氨基酸,那么生命起源于太空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增加。
《科学辟谣》认为,目前对于陨石上有机物的发现,虽然并没有能够证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外,但是它却说明在宇宙空间中,有机物的存在是比较普遍的,只要条件适合,就能够形成各种有机物。可以推测只要存在如地球一样的宜居星球,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更激进一点说,外星生命必然存在。
张雨晨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之前一直有学者认为,氨基酸在宇宙中可能是比较罕见的东西,因此很多星球哪怕具备形成生命的基础环境,也缺少形成生命的原料,至少难以形成类似地球的生命,“这次的发现暗示氨基酸在宇宙中的分布可能比很多人先前预期的要更为广泛普遍,这就让人不得不对地外生命的存在可能性进行重新估计,最起码,微生物级别的地外生命可能比预期中的更为普遍。”
目前,日本国内有8个团队正在详细分析样本。张雨晨表示,目前日本科研团队只对外发布了一个提前放出的报告,但正式研究报告和详细论文尚未公布,对这些氨基酸的具体测量数据和分析结果尚需等待。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项目 将实现近地小行星绕飞、附着及取样返回
事实上,我国的行星探测工程下一步的目标就包括小行星探测。
2022年4月,“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国航天发展情况,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国家已经批复了行星探测工程,行星探测工程包括天问一号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还包括接下来要开展的一次小行星探测,包括取样、返回,“行星探测工程计划在未来10到15年内完成。”
更早之前的2019年4月1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通过官网发布《小行星探测任务有效载荷和搭载项目机遇公告》介绍,探测器将携带科学载荷,对近地小行星2016 HO3开展绕飞探测,随后择机附着小行星表面并采集小行星样品,之后返回地球附近释放返回舱,将小行星样品送回地球,这一过程大约在3年内完成。上述过程完成后,探测器经地球、火星借力,经历约7年时间飞行到达小行星带,对主带彗星133P开展绕飞探测。探测器配置相关科学载荷,以飞越、伴飞、附着、采样返回等方式,对目标小行星进行遥感探测、就位探测和采样返回。
据了解,2016HO3是一颗围绕地球旋转的小行星,直径40米到100米,距离地球数百万到数千万公里。这是一颗非常神秘的小行星,虽然它围绕地球旋转已经50多年,但一直到2016年才被夏威夷的Pan-STARRS1望远镜监测到。
中国小行星探测任务具体包括以下科学目标:一是测定2016HO3轨道、自转、形状大小和热辐射等物理参数。二是探测2016 HO3形貌、表面物质组分、内部结构,获取小行星样品的背景信息。三是对2016 HO3返回样品开展实验室分析研究,测定小行星样品的物理性质、化学与矿物成分、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测定和研究小行星样品的年龄;与陨石进行比较研究,建立返回样品与陨石、地面观测与遥感就位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
2016HO3上存在着怎样的奥秘,将有待我国航天人为全世界揭开。
记者联系邮箱:luoyidan@xjbnews.com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罗亦丹
编辑 宋美璐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