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北京密云、平谷等区出现雷电强降雨天气,局地遭遇密集冰雹和暴雨。67岁的密云区套里村村民郑凤广第一次见那么大冰雹,噼里啪啦的十五分钟时间,他家的两个蔬菜大棚被砸成了筛子,一间房屋顶及上面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出现了窟窿。


6月14日,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据初步统计,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报损2.23万亩、果树类报损8.4万亩、花卉类报损255亩。


农业气象专家告诉记者,冰雹灾害在京郊大地是否再上演,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但农户及相关部门日常就要树立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并综合运用财政、保险、科技等多种手段,共同将农户损失降到最低。


京郊多区受灾程度不同 部分设施农业受损严重


据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介绍,进入汛期以来,本市灾害性气象天气频发;6月12日部分地区出现了冰雹、暴雨天气。顺义区、通州区、密云区、昌平区、怀柔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情。


密云区主城区及其附近村镇受冰雹影响较大。据河南寨镇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农作物受灾总面积5945亩,其中设施大棚700栋;位于城区西南的西田各庄镇,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31.8公顷,成灾面积47公顷,设施农业大棚受灾106栋,林地受灾面积233公顷,严重损坏房屋2250间。


天安农业基地相关负责人李军良告诉记者,密云蔬菜基地作为天安农业的蔬菜供应之一,此次受灾严重,基地种植户受灾面积超过200亩,主要集中在河南寨镇、李各庄镇等地,其中,露地种植的甘蓝、菜花、韭菜等受灾严重,甚至绝收,由于雨水大、冰雹大,部分农户的棚室进水、棚膜受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天安农业正在启动灾后处理程序,与农户协调,帮助他们减轻损失。


平谷大桃正处于长成期,刘家店镇、峪口镇等地桃农受影响较大。刘家店镇一位桃农介绍,由于桃园主要以种植露天大桃为主,冰雹突袭,致使部分大桃受损,预计每亩地的损失在5000元左右,“很多大桃正好是套袋期,损伤情况好些,但有一些套袋的也被砸坏了。”


冰雹不仅使果园内果树部分枝条被折断,这会导致较为严重的落果情况;同时玉米、小麦等粮食蔬菜作物也出现了一定程度受损。密云区河南寨镇套里村党支部书记何秀玲告诉记者,冰雹致使蔬菜粮食作物受损约200亩,一些玉米都被砸倒了。


但冰雹对于大兴西瓜、昌平苹果影响较小。大兴区庞各庄镇西瓜种植大户孙建元告诉记者,西瓜基地没受到冰雹影响,生产正常。昌平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次冰雹主要降临在昌平北部,相对集中在十三陵镇一带;冰雹对露地的粮食和果蔬会有一些影响,但总体情况并不严重。


昌平区十三陵镇农服中心和昌平区农业农村局种植科工作人员表示,考虑到汛期刚刚开始,农业部门将继续加强后续保障服务工作,指导对于小面积受灾的农户田间管理和补救,“如再遇极端天气,我们会在其到来前,第一时间在工作群里下发通知,指导农户采取必要措施,防灾减灾。”


6月12日,密云区套里村,一处被冰雹击中的蔬菜大棚。受访者供图


多部门投入灾后恢复 农技人员下乡指导田间管理


6月12日18时35分到18时50分,密云区套里村下了15分钟的冰雹,在半个小时后,全村农作物、建筑受灾情况就汇集到何秀玲手机上。何秀玲告诉记者,村里有专门负责测雨情、雨量的两委干部,在雹灾等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统计核查灾情。


西田各庄镇持续半个小时的冰雹一结束,镇政府立即统计各村产业、农作物、住房等受灾情况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村镇干部联系保险公司查灾,协调对接保险公司下派专业人员对34村受灾情况进行核查,确保应赔尽赔,最大限度减轻农户受灾损失;转移、安置部分所住房屋危险的村民,紧急避险转移人口89人;组织人力在灾后迅速整治灾后环境、疏通道路、修缮受损设施,同时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全镇无重大灾情和人员伤亡报告。


平谷区刘家店镇桃农王师傅介绍,冰雹持续了近半小时时间,雨停后,赶紧到地里查看大桃的情况,“地里不少桃都被砸了,看着满地的落叶落果,挺心疼的。”王师傅称,自己家大桃种植面积不大,只有几亩地,从早熟桃到晚熟桃都有。平时主要是自己和妻子俩人打理桃园。大桃被砸后,夫妻俩当下的主要任务是清理果园,防治病虫害,避免对后续成熟的大桃产生影响。


6月12日,密云区套里村一处菜地里的冰雹。受访者供图


多个京郊乡镇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雹灾出现后,立即召集农技员到各村统计相关情况,指导桃农开展生产自救,加强灾后管理。峪口镇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镇里在帮助果农剪除受损枝条,及时排水、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树势恢复;帮助果农清理果园中落叶、落果,集中深埋,防止病虫滋生。


据悉,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已经成立了13个汛期指导组和种植业、畜牧渔业专家队伍,密切关注雨情灾情,赶赴现场提供指导服务;并为帮助广大生产者快速恢复生产、减灾止损,针对风雹、暴雨后蔬菜、大豆生产,农业生产技术专家提出了相关技术指导意见。农技专家建议,对于设施蔬菜出现雨水倒灌的,应尽快排水,避免积水造成沤根;如出现暴晴天气,及时遮阳;待地面见干后,进行中耕松土;采用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5%的尿素混合液或其他叶面肥促进植株快速恢复;喷施多利维生、寡雄腐霉等生物制剂及络氨铜等化学药剂防治病害。


综合运用财政、保险、科技手段 规避雹灾风险


“防治气象灾害,就是要防治结合。种植户需平时就要有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潘学标告诉记者,建议高价值作物,如葡萄、甜瓜等,可以采用防雹网等物理手段来进行防治;从城市角度看,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也可以用高炮防雹方法,就是把冰雹变成雨水降下来,提前化解雹灾,但这个措施需要精确的时间、地点预报,这就需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进一步提高,也需要如作业时间段里没有飞机经过等环境条件具备。


冰雹天气是如何产生的?北京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本轮强对流天气持续两天,均受高空冷涡系统影响。冷涡配合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在不稳定大气层结条件下,形成了逆时针旋转的螺旋雨带,雨带内强烈发展的对流风暴,给北京带来了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北京在今年还会再出现冰雹天气吗?据气象专家介绍,冷涡会造成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一般来说,北京的五六月份、秋天都是强对流天气高发的季节,基本上每年都有,所以6月份下冰雹不稀奇,只不过有的年份强对流天气多一些、有的年份少一些;冷涡带来的天气具有局地性、突发性、反复性和不对称性等特点,破坏力强,从预报上来说仍是一个难题。


潘学标认为,夏天到了,局部地区强对流天气会经常发生,地点也不固定,对于大田来说,因为防护成本高于产出,所以大田作物较少采取防护措施,但可以利用农业保险、国家财政等手段减少农民损失。


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虽然农业险并非强制,除了有政府和国家的补贴外,仍需农户自行负担一定比例;农业部门需要通过各级宣传,尽力使农户做到应保尽保;农业险险种的保障日期以保障作物的生长期为准,多是阶段性的,上了保险的农户若受灾,可在保险公司出险,核查完毕后直接理赔,不会影响农作物在今年汛期后期的保险保障。


套里村党支部书记何秀玲告诉记者,一个棚的棚膜大约2250元,保险公司给每个大棚能理赔800元,“所以,我们也上报农业部门了,争取市、区再补贴一部分,让村民尽量少出点钱。”


6月14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在京各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公司已迅速启动对灾情的响应机制,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按照“快查勘、快定损、快理赔”的要求开展灾后理赔工作,确保理赔及时、全面、到位,帮助受灾农户减少损失。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田杰雄 耿子叶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