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昌平区在未来科学城“能源谷”举办了政策发布会及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昌平区发布了惠及高新、医药、能源企业的3项政策,及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集中签约涉及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校地协同发展、专业平台机构合作等6个项目。据悉,为全力推动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昌平区确定了“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三大优势主导产业,目前已经制定出台了两个产业行动计划,下一步还将加快制定出台先进制造产业行动计划,成为推动“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完成行动指引和重要保障。

6月18日,昌平区集中签约涉及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校地协同发展、专业平台机构合作等6个项目。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19项具体措施
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创新发展生态,实现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的目标,昌平区加快落实北京市《进一步支持和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的要求,率先出台了《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支持办法》(以下简称《支持办法》)。

昌平区科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晨光介绍,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到1927家,全市排名第3。2021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2450亿元,同比增长10.7% ;研发支出总额191.5亿元,同比增长14.1%;税收总额90.1亿元,同比增长33.2%;区级财政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24.3%,约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5。

王晨光指出,《支持办法》围绕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智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等重点领域,打造梯次接续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体系,储备培育一批、申报认定一批、做大做强一批,推动全区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支持办法》的编制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按照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源头、过程、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19项具体支持措施。其中整合了国家级、市级相关政策内容,使得政策内容体系更加完整、支持对象的范围清晰,聚焦重点。此外,精准支持也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也支持内容多维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荣誉奖励、知识产权、企校合作、技术突破、人才培养、市场融资、创新生态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有支持措施。

医药健康产业倍增行动
力争“十四五”末产业投入翻一番

北京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园协调处处长杨薇薇在会上介绍,近年来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去年实现收入717.1亿元、产值281.7亿元,同比增长22%、31.5%,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为抢抓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北京实施新一轮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机遇,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昌平区制定实施了《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倍增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产值、研发投入分别达到1500亿元、600亿元、100亿元,实现“翻一番”。

《行动计划》按照“1+3+5”的主体框架,聚焦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围绕前沿技术、医疗器械、美丽健康“三大赛道”,重点实施“五大行动”,即全面提升创新能级、推动前沿赛道突破、促进器械赛道升级、加快美丽产业聚集、强化产业要素供给。

能源产业提质增效
到2025年产业收入超4000亿元

据未来科学城管委会介绍,近年来,能源谷已集聚了8000余名能源领域科研人才,累计建成了能源领域3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重点汇聚了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风电光伏、能源互联网、氢能、储能、固碳等6方面能源科技与产业方向,支撑2021年全区先进能源收入突破2400亿元。

为明确昌平区先进能源产业的发力方向,积极主动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推动昌平先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昌平区制定实施《昌平区先进能源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2022-2025年)》,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先进能源产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贡献税收突破100亿元。

行动计划总体呈现“1+3+5”框架,即明确了1个目标: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打造北京先进能源产业高地;提出了重点发力的“3条赛道”:发展提升能源互联网高成长关键赛道,巩固壮大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风电、光伏增长型成熟赛道,储备布局氢能、储能、碳固存培育型前沿赛道;部署了具体支撑的“5项工程”:即实施提升创新能级、做强成熟赛道、做大高成长赛道、培育前沿赛道、打造产业生态等工程。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