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北京市小麦开镰活动在顺义区去碑营村举办,标志着北京市的夏收工作全面展开。据农情调度数据显示,预计北京市夏粮收获面积27.2万亩,比上一年增长38.8%。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推广研究员王俊英表示,目前,北京小麦已经进入全面收获高峰,预计大部分地块将在6月25日左右完成收获,在收获的同时进行播种,成熟一块、收获一块、播种一块,将在月底前完成大部分地块的播种工作。

北京市顺义区去碑营村小麦开镰收割。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今年的小麦大丰收”

18日一早,在去碑营村的麦田地头,收割机、播种机、拖拉机整装齐发,金灿灿的麦田开镰收获。今年,去碑营村的小麦种植面积3000余亩,产量比较高的地块预计亩产可达650公斤左右,创造示范区小麦高产纪录。

“今年的小麦大丰收。”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领,在小麦田里拍摄了一段视频表达丰收的喜悦。他告诉记者,虽然去年秋汛造成了小麦晚播,但经过一系列的田间管理小麦产量受晚播的影响不大,预计亩产可以达到600多公斤。

从2012年起,陈领就开始流转土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逐渐打造成了一张粮食种植的金色名片。2021年,陈领新增加了2000多亩的流转土地,这块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总面积达到了6000多亩,涉及周边四个村子,其中核心区有3000多亩。

“春争日,夏争时。北京的麦收得抢收抢种,前几天阴天,温度低一点,今年开镰的时间比去年晚一两天。”为了及时抢收抢种,陈领给合作社配备了收割机、拖拉机、播种机等多种农机,预计一周左右就可以完成小麦收割工作。

顺义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海鹏表示,顺义区是北京市粮食主产区,2021年粮食播面达到17.44万亩,产量6.83万吨,位列全市第一。今年,夏粮预计收获面积达到12.16万亩,共涉及18个镇278个村,主要作物为小麦,约占全市的一半,绝对值位列第一。当前小麦已经成熟,长势喜人,亩产预测相比去年略增。

晚播小麦丰产的北京经验

晚播的小麦实现丰收,北京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对此,王俊英介绍,2021年,受严重秋汛影响,北京小麦晚播近半个月,弱苗比例较大,基础不太好。不过有利也有弊,由于底墒好,小麦出苗率高,加上冬季负积温少,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小麦越冬,虽然越冬后期出现降温天气,但当时有雪覆盖,小麦受损伤较小,而且由于普遍浇了越冬水,小麦实现了带绿叶越冬,今年小麦返青期总茎数还比越冬前还增加了10%以上。

“为了减少晚播对小麦的影响,我们采取了增加播种量和提高播种质量等措施。”王俊英表示,在提高播种质量上,一方面是采用带动力驱动耙的播种机,另一方面制定了小麦整地播种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并加强对农机手的培训,提高了农机手的责任心。

记者了解到,为减少晚播对小麦的影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还提倡农户采取抢时补晚、以肥补晚、以苗补晚、以细补晚、以种补晚等多种措施。此外,考虑到晚播农资用量大、农资价格上涨,北京市在落实中央各项补贴政策的同时,出台了小麦一次性补贴政策,农户每亩地可获得100元补贴,有的区还通过区域性政策进行额外补贴,以此激发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今年越冬以来,通过加强技术服务、落实肥水管理、开展“一喷三防”等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北京小麦长势好于去年。据监测显示,小麦亩穗数、穗粒数较去年均有所增加。王俊英表示,“今年小麦起身的时候,总茎数已经超过了去年,实现了苗情转化提档升级,最终今年小麦的平均亩穗数比去年还多了2.7万。”

跨区域作业农机近半

“总体看,服务北京三夏农业生产的农机准备充足,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处副处长崔皓表示,目前,北京市已准备各类农机1万台套,其中小麦收割机约400台、玉米播种机约600台、拖拉机约2000台、其他机械约7000台,以确保夏收、夏种任务顺利完成。

在完成河北等地小麦收割后,有的小麦收割机继续北上进京。“北京地区开始麦收后,跨区域作业农机就临近尾声,今年跨区域进京的收割机约占一半,与往年数量基本持平,农机进京不受疫情的影响。”崔皓表示,跨区域作业的农机一般来自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这些跨区域作业的机手也会提前跟农户、合作社联系,有需要就到北京来。

在疫情防控情况下,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市公安局、市交通委形成联动机制,为农机、运输车辆等跨区作业机具,办理进京和跨区作业证等事宜。崔皓表示,在三夏期间,为保证运输车辆正常通行,在北京区域内发放了200个跨区作业车辆通行证,保障农机运输车辆免费通行。此外,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还通过督导,调查摸底、机具统筹调度,对外公布了16家有余力提供机收服务的农机服务组织名单,为有需要的农户提供服务。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