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者既是违法者、破坏者,也是受害者和病人。这是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社会康复指导科民警燕韬——一个从事戒毒工作17年的民警的观点。他说,一旦染毒,心瘾终生难除。


在第35个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之际,新京报记者对话燕韬,听他讲述帮助戒毒人员重返社会的故事。


燕韬表示,在新型毒品盛行的当下,毒品无孔不入,没有人可以高枕无忧,青少年同样是危险人群。他提示,要确保远离毒品,朋友圈是关键因素,要远离不良的兴趣爱好。要避免孩子染毒,家长一定要看好孩子的食品,警惕娱乐场所。


燕韬在学校开展禁毒知识宣讲。受访者供图


吸毒者也是“受害者”和病人

 

新京报:做戒毒人员的康复工作,最棘手、最难处理的问题是什么?


燕韬:跟他们建立信任关系是最难的。他们比较敏感,对陌生人介入其个人、家庭生活都比较排斥。吸毒人员普遍防范心比较重,一方面,他们希望融入社会,另一方面,因为人们对吸毒人员有歧视、异样的目光,他们又很担心。


新京报:跟戒毒人员建立信任,你有什么方法?


燕韬:从工作流程上讲,首先是提前介入,在强戒所期间就跟他们见见面,提前一两个月互相了解。等他们解除强戒后,对他们进行帮助和督导,后续的工作就更容易一些。还有就是在家属来强戒所探望他们时,跟家属建立联系。帮助他们康复,既是家属的愿望,也是我们的目标。


我的个人体会是,首先不能歧视他们,把他们当成普通人,正常相处。对他们不要有太强的防备心。很多人怕他们是不是有疾病、有各种问题,其实他们也是毒瘾的受害者。


其实,与戒毒人员正常社交,面对面交流、握手都没问题。如果你摘掉口罩与他们交流,他们就会感到亲近一些。


新京报:如何理解他们是受害者?


燕韬:过去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吸毒者往往是吞云吐雾、不务正业的形象,为了吸毒干尽了坏事,这是他们作为违法者和“破坏者”的形象。


实际上,很多吸毒者也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因为不了解毒品的危害、不能识别毒品的“伪装、法律意识淡薄、交友不当等被引诱、被骗吸毒。同时,从医学角度来看,吸毒也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脑疾病,给身体、精神带来极大伤害。


从这些角度来看,吸毒者也是“受害者”和病人,需要进行科学系统的生理、心理、家庭及社会功能方面的矫治和修复,需要家庭、社会监督并帮助他们共同戒除毒瘾,回归正常生活。


新京报:在日常活动中,哪些场所染毒风险比较高?


燕韬:娱乐场所是高发的吸毒情境,朋友圈是关键因素。因此,良好的兴趣爱好、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很重要。


必须明确,毒品对人有严重危害,有人寻求刺激,一开始感觉不到危害。我认识的戒毒者中,几乎没有自己主动去寻找毒品的,绝大多数都是朋友提供的。他可能拒绝一次两次,多次之后就尝试了,染毒了。


民警利用VR技术对戒毒人员进行戒治训练。受访者供图


戒毒者回归社会,就业难是最突出问题


新京报:我们常说心瘾难除,戒毒者在心理上的哪些特质有助于消除心瘾?哪些因素会造成心瘾难耐?


燕韬:确实。就算毒瘾已经戒断了,持续很长时间了,也不能说没有心瘾了。我们普通人想玩手机、购物,也是有心瘾的,当然一般是能控制住的。可是对于吸毒的人来说,由于吸毒带来的心瘾完全不同于普通的事物带来的诱惑,因此极难控制住自己。


要戒断心瘾,首先要认识到毒品对身心的危害、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伤害。这就要求有戒毒动机,这是根本,如果根本不想戒毒,那肯定无法戒断。另外,还要有良好的情绪控制,情绪有波动时要找到宣泄渠道。良好的家庭环境对戒毒者有很大帮助。


针对上述各类问题,我们在社区督导过程中,会传授他们避免复吸的方法,帮助他们加强训练,形成肌肉反应,克制心瘾。


新京报:戒毒人员复吸的最大风险来自哪里?


燕韬:每个人的复吸风险不同,比如有人好喝酒,风险就在酒后;有人爱去娱乐场所,娱乐场所就是风险点;居住地附近如果有吸毒的人,那么住所就是风险点;有人情绪控制比较差,情绪波动就是复吸风险;还有人家庭发生变故,那么有关的人和事就成为复吸风险点。


每个人的成长路径不同,不能泛泛而谈,我们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找到风险点,帮他制定方法。


新京报:戒毒人员重返社会,心理方面可能存在哪些薄弱点?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什么?


燕韬:因为毒品对大脑的伤害,吸毒人员认知会有偏差,容易不经思考就行动,狭隘、偏激,这种损伤基本上是不可逆的,也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恢复。虽然目前有音乐治疗、认知疗法等方法,但是恢复并没有那么快。


强戒解除人员就业比较难,因为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雇用履历清白的人。而且从我们实际掌握的情况看,他们中很多人重返社会需要实质性的帮助,比如办低保、找工作。


前些年,东城区一个50多岁的强戒解除人员,学历低,求职很难。我们戒毒康复所出面协调街道、工商等部门,帮他办了一个营业执照,卖早点。他是符合办理条件的,但自己不熟悉怎么办理,我们帮他跑手续,也避免他在遇到挫折后产生复吸冲动。


为了帮助戒毒人员就业,天康戒毒康复所曾经引进招聘企业,召开小型招聘会,工种多是易操作、偏体力的劳动,比如手工制作、分装、工厂流水线岗位等。除了我们的帮助,更需要社会有关部门的后续照管。


新京报:在加强对戒毒者的救济和帮助方面,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燕韬:我们设想,能否为每名戒毒者在劳动部门设立专人专档,帮他们实现精准的就业对接。这可以减轻他们家庭的负担,也给社会减轻负担。让他们有工作有收入,比让他们无所事事要强,那样可能降低他们复吸的风险。


此外,普通公众不区别化对待他们,也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大多数吸毒者并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吸毒。我们在家访中,很多人要求,不要开警车、穿警服来。他们不希望过多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被当成普通人。


天康戒毒康复所组织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受访者供图


帮助青少年戒毒,家长信任孩子很重要


新京报:目前新型毒品盛行,哪些人群比较危险?


燕韬:以前,特定人群比较容易吸毒,如当老板、混社会的人,现在我们接触的吸毒者,囊括所有行业。我接触过一个老人,他在家种罂粟,一开始当药物,慢慢上瘾了,被他老伴发现,送到这儿来。还有人为了减肥而吸毒,结果染上了其他疾病。其实,吸毒并不能减肥,吸毒者骨瘦如柴也只是一种刻板印象,我曾接触过一个戒毒者,体重一直有将近300斤。新型毒品隐蔽性强,产生了低龄化的问题,青少年也是危险人群。


新京报:青少年在吸毒人群中占比多大?


燕韬:据我了解,很多人是从比较年轻的时候涉毒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吸毒人数214.8万人,其中18岁-35岁是104.5万人,占比48.7%;18岁以下为7151人,占比0.3%。


我本人接触过的年龄最小的是14岁,是他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同学经常给他糖吃。他父母发现他频繁去同学家,学习成绩下降得很厉害,爱发脾气了,就找原因。一个警察朋友怀疑涉毒,建议他做尿检,做了就发现是阳性,就自愿送他来戒毒了。


新京报:避免孩子沾染毒品,家长要注意哪些问题?


燕韬:首先,作为家长得了解、掌握一些毒品知识。前几年,一些家长中曾经流行一种聪明药,说孩子吃了之后会注意力提高、学习成绩提高。说白了,它就是一种类似冰毒的兴奋剂。孩子服用,短期内专注力会提升,但是危险性特别大,本质上它就是毒品。


家长认识正确了,才能给孩子适当的教育。如果去娱乐场所,一定要保护好自身安全,饮料、食品不能脱离自己的视线,防止被下药。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孩子的思想行为动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兴趣爱好。


新京报:如果孩子不幸染毒,家长应该怎么做?


燕韬:第一,要让孩子脱离原来的朋友圈,一旦回归,复吸几率太高了。第二,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一定要保持耐心,正面引导。


最后一个——很难做到,但是必须做到——就是要给孩子以信任。这非常难做到,因为家长很可能时刻担心孩子又去吸毒了,但是,表现出来又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更强的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一定要求助社会的专业戒毒机构,通过科学的方式戒毒。


■档案


燕韬,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就职于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社会康复指导科,从事戒毒人员管理教育、心理咨询工作、社区戒毒(康复)工作17年。


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前身为北京市天堂河戒毒康复中心,成立于2007年2月,为司法部戒毒康复全国8家试点单位之一;2013年2月,成立北京市天堂河戒毒康复所,被司法部确定为全国戒毒康复工作6家示范所之一;2016年1月,正式更名为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2018年6月,挂牌北京市社康社戒指导中心。主要承担自愿戒毒康复人员戒治、京籍强戒解除人员跟踪督导和社区戒毒(康复)指导与支持三项职能。


2017年起,燕韬主要从事戒毒人员跟踪督导和社会禁毒戒毒宣传工作,参与编写了面向青少年、社会群众、社区专干等不同群体的培训课件10余种,面向社区群众、学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开展了上百场禁毒知识讲座及宣传,曾被国家禁毒委评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校外辅导员”。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