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简介

 

唐金凤,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科长。2006年入职大兴区疾控中心以来,唐金凤一直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始终坚守在一线。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作为区疾控中心防控流调组组长,她带领流调队员圆满完成北京市首起新冠肺炎疫情、武汉输入疫情、新发地疫情、天宫院疫情处置,迅速成长为大兴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专业带头人。

 

唐金凤在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2006年毕业后,唐金凤从山东来到北京工作,在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干就是16个年头,现在她已经成为大兴区疾控中心防疫科科长。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唐金凤凭借丰富的流调经验,在大兴区疫情防控体系的“中枢”进行统筹调度。比起传染病防控的本行,唐金凤对于今年的新身份“党代会代表”,有着更多新鲜感。唐金凤说,“党代会代表这个身份对我来说很新,参加市党代会的同时,也是个学习的过程。”

 

和新冠病毒赛跑

 

今年第一次参加北京市党代会的唐金凤,为参会做足了准备,结合自己的专业,她准备向更多代表汇报大兴区卫健委和疾控中心这五年来发生的变化。

 

说起近五年来自身感受到的最大变化,唐金凤直言,以前做传染病防控的人员力量少,做流调的人员力量也少,近年来疾控的队伍不断壮大,甚至各行各业的人都加入到防疫抗疫的工作中来,成为流调员或志愿者,初步形成了全民防疫的社会氛围。“现在做传染病防控工作,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

 

“为了跟新冠病毒赛跑,流调组的工作更多在晚上,白天人们核酸采样,出结果时往往要到深夜。有的市民也不理解为什么流调电话总是在夜里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过大部分市民对此还是表示理解的。”作为流调组组长,唐金凤有着多年的流调经验,她表示,大家逐渐对流调的认知越来越广泛,以前还有人挂电话不接受流调,现在晚上打电话人们也能够理解。

 

目前,大兴区采取扁平化指挥体系进行疫情防控,多个部门联动,一旦出现阳性人员,统筹协调组会对接流调小组,流调组进行阳性人员、密接人员等流调,同时将风险点位、高风险人员等信息同步至镇、街,多级别同步开展流调工作。由于流调经验丰富,唐金凤主要在统筹协调组对相关疫情进行把控,工作地点也更多在大兴宾馆,轮班倒的工作节奏与方式,与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几乎没有害怕过

 

唐金凤专业学的是预防医学,“学这个专业,当时理所当然地进疾控做传染病防控工作。”多年来,唐金凤在防病一线,参与处置过高校诺如暴发疫情、大兴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大型用工单位麻疹暴发疫情、旅行团流感暴发疫情等数十起重大、突发疫情,现场调查处理麻疹、急性迟缓性麻痹、流脑等病例超过百例,在这些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传染病疫情处置经验。

 

唐金凤表示,最初干这一行也没想到会遇到新冠病毒这样的情况,虽然每天和传染病打交道,但是唐金凤说自己并不担心,“穿上防护服就去现场了,工作中几乎没有害怕过。”新冠疫情出现后,其他行业的人也加入到防疫工作,唐金凤才意识到其实许多人对疫情存在一些顾虑。

 

大兴区疾控中心此前只有100多人,现在队伍超过140人,并且还在持续招聘中。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经验丰富的流调人员做指导,多级部门配合起来一起做流调工作,现在大兴区几级流调人员加起来已经有四五百人。唐金凤注重“传帮带”工作,在她的培训和引导下,大兴区疾控中心应急小分队的传染病疫情处置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流调、消毒、防控指导,处处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人们对传染病的认知提升了

 

唐金凤带领流调队员完成北京市首起新冠肺炎疫情、新发地疫情、天宫院疫情处置,迅速成长为大兴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专业带头人。

 

特别是在2020年初,北京市第一例新冠病毒阳性人员出现在大兴时,唐金凤回忆说,面对突发的一家人出现发热的状况,当时没有防控方案,也没有新冠肺炎病毒的防控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参考其他传染病的最高防疫等级去处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传染病的理念变了,最大的变化就是人们认识到防控传染病是自己的事,以前人们可能觉得这是疾控的事,与自己无关。”唐金凤表示。

 

在本轮疫情中,大兴区面临的防疫压力较大,说起过去两个多月的工作经验,唐金凤说,流调和控制一定要快,这样的防疫措施是比较有效的。近日,学校已经开学,唐金凤还要和团队提前做好学生的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代表寄语

 

以前人们会觉得传染病是疾控的事,现在人们会意识到其实传染病关系到每个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传染病的认知和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