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是我们未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6月28日,在分团的讨论会上,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刘颖说道。作为高校教师和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她认为,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为今后五年首都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工作举措,自己听后深受鼓舞。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刘颖。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校内深化创新能力建设 校外积极推进科技融合

报告强调要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进一步强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刘颖认为,从高校内部来讲,要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能力建设,优化学科建设布局、促进学科交叉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她所任职的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为例,2020年5月接教育部文件进行筹建,于2020年9月23日正式成立,距教育部发文仅仅4个月的时间。“作为二级实体机构,这样的成立速度在北大发展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体现了学校对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决心。”

刘颖介绍,学院将瞄准10年—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通过新药研制、高精尖科研设备和医疗装备的研发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的应用,试图解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

此外,刘颖说,要积极推动校地合作、校城融合,使科技成果转化真正在首都落地。“我们学院目前承担着怀柔科学城的生物医学成像国家大设施建设,如何建好大设施项目,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需要高校和地方探寻更好地协同合作模式。”  

“双减”下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 赋能科技创新人才

对于未来五年首都发展,刘颖希望能够建立健全科学教育体系,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报告中提到要继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作为一名从事科研工作和有着多年科普经验的高校教师,我建议在‘双减’背景下,丰富校内的青少年科学教育内容,开设课后科学实践课程。”刘颖认为,这不仅能解决“课后三点半问题”,更能充分利用课后实践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赋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我在中学时,曾利用香蕉做了DNA的提取试验,突然发现原来基因并非神秘而遥不可及,如此激发了我对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并钻研至今。”刘颖举自身的例子印证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的重要性。

刘颖认为,首都市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对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也尤为关键。希望能够鼓励一线科研人员利用自身优势,参与科学课程建设和科学培训;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高质量的首都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首都教育体系。“希望未来通过多方联动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健全首都的科学教育体系,有效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发挥首都教育更大的作用。”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