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日报微博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发光学家徐叙瑢,因病于2022年7月1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100岁。
徐叙瑢(资料图 图片来源:清华校友总会官网)
中国科学院官网介绍,徐叙瑢1922年4月生于山东临沂。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55年于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
据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微信公众号介绍,1955年夏天,徐叙瑢学成回国,和许少鸿、黄有莘教授等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发光学研究室。协助黄有莘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发光专业。
1965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调整,成立了以发光学为主攻方向的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徐叙瑢先后担任研究员、所长等职务。
1980年,徐叙瑢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6年到北方交通大学后,徐叙瑢创建了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徐叙瑢主要从事复合发光的动力学,过热电子的实验论证、能量传递、瞬态光谱及光致发光、阴极射线发光、场致发光、发光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等研究。他倡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发光学研究室,作为主要创建人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和“铁道部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部级开放实验室”;组建了我国发光学会,开创了我国第一个发光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大多成为我国发光学领域的中坚力量与学术带头人。
1982年起,徐叙瑢用选择激发的方法研究了上千例癌血清的特异荧光,为早期诊断癌症提出了新办法,该项研究成果获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据报道,徐叙瑢曾说:“我能有今天是历史的机遇,不要宣传我个人。要宣传爱国主义,宣传为人民服务,使学生真正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报效祖国。这样国家才能后继有人,才不被人欺侮,才会有希望。
徐叙瑢教导学生,在科学的道路上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批判”文献,从中看到不足,找出应该发展的路子;二是“批判”导师,找出导师的不尽之处,从学习导师到分析导师;三是“批判”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在探索科学真理的过程中到达炉火纯青的高度。
“我的责任就是把青年一代带到国际比赛的起跑线,让更多的年轻人超过自己。”徐叙瑢说,教育年轻人要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不要过多留在专家身边。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