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开放。近日,馆长吴志华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香港故宫开馆后,在内地和香港引起了广泛关注,开幕首周共接待近3.5万名访客。7月的门票在6月底就差不多售完,从7月12日起,又开放了8月的各类型门票供公众购买或预约(免费门票)。吴志华笑称:“手不快点,估计又抢不到票了。”

 

2019年5月28日,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宣布委任吴志华博士出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任馆长。任命时,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对吴志华赞赏有加:“委任吴博士这位优秀的专业人才,体现我们为文化区一个最重要的场地带来最高管理水平的承诺。”

 

这不是吴志华第一次担任馆长,2000年,他就曾任香港海防博物馆的首任馆长。投身博物馆策划及管理工作30余年,与他的兴趣有关,也与责任有关。

 

吴志华爱好历史,初高中时期,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两门成绩,他考得总比其他科目好。考上香港中文大学后,就读历史系似乎成了一个必然选择。后来,因希望继续做行业相关研究,他又在学校读了两年制的硕士。在香港,当时不少学历史的学生都当了老师,硕士毕业的吴志华当了半年老师后,于1988年初应聘上了香港公共博物馆的研究员。

 

实际上,当时博物馆的工作和他在学校的工作差不多,都是进行历史教育。但对他而言,在博物馆接触到的受众更广泛,从事的历史文化研究项目也会多些。吴志华说,这更像是在历史中收获知识,又再去重见历史、解释历史。

 

20世纪80年代,香港还未回归祖国。当时,不少驻港的英国历史学家声称,香港的历史要从1841年算起,香港的发展要归功于英国的管治。为纠正这种谬论,吴志华做了不少努力。

 

香港回归前后,吴志华已在负责筹备香港海防博物馆的相关项目,该博物馆原是19世纪英军建造的炮台,鉴于其历史价值和建筑特色,香港有关部门决定将其修复,并改建成一座以香港海防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

 

“英国人来之前,香港早已是军事要塞,是我国海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布置了中国历代海防发展历史的展览,比如告诉大家,康熙年间,清政府就在今香港境内东、西水域分别修建了佛堂门炮台和鸡翼角炮台,以加强华南沿岸的军事防卫。这些历史事实,是要说清楚的。”吴志华说,做历史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用历史的眼光去超越当时的政治。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图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推广艺术文化,要背靠祖国、立足香港、放眼世界

 

新京报:你从事博物馆工作30多年,香港的博物馆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吴志华:香港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在香港还没回归前,因受英国管治,香港对文化发展不太重视,英国殖民者们只是利用香港去获得经济和军事上的利益,这导致当时香港的一些艺术博物馆成为英国上流社会的娱乐场所。同时,这个时候的博物馆数量很少。在特殊的环境下,国民身份认同的不充分性也使当时的香港市民仅把博物馆事业理解成为一个生活休闲的项目。

 

其次,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香港回归前的近20年,香港博物馆的数量大幅增加,比之前翻了一番,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需求也开始增多,所以我们这一批人才能顺利进入博物馆工作。但此时的博物馆事业缺少一个主体意识,那就是没有处理好香港文化和祖国文化的关系。

 

最后的一个阶段是在香港正式回归后,香港和内地的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我们也开始做一些有关中国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文化项目。这个阶段可以说是香港文化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中央政府为香港的文化建设投入了很多经费、资源,提供了不少政策支持。

 

新京报:在成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之前,你曾担任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对于艺术推广、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你有哪些感悟?

 

吴志华:在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时,我主要负责管理该署的文化机构,包括博物馆、表演场地、香港视觉艺术中心与公共图书馆,工作范畴比较广。我曾参与“活化历史建筑”的项目。

 

前特首林郑月娥于2007年被委任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成立的发展局局长。这个时期前后,我担任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执行秘书一职,我们决定要把当时香港具有特色的中西式的文物建筑给保护好,进行活化利用。

 

香港地少人多,过去为了发展,一些文物建筑被迫拆掉,很可惜。所以后来的政府政策,包括民间的诉求,让香港重要的文物建筑被系统性地保护起来。

 

在艺术文化推广方面,有三个重点我很明确:背靠祖国、立足香港、放眼世界。无论是博物馆事业,还是其他的文化艺术类型,我们都会把中国传统文化搬到香港来进行展出,也重视香港本土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并且与国外的文博机构合作,把他们的展览带到香港来。在丰富香港市民精神生活的同时,对外展示了香港这座城市的魅力。

 

需要突出强调的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时,“非遗”在香港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那个时候,我国的文化部希望香港在这方面能发挥作用,所以我当副署长时,花了很多时间去做非遗项目的调查、教育和保护工作。当然,这些工作都得到了国家的支持,香港民众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米金色外墙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图源: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香港故宫非常“聚焦”,焦点就是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新京报:整个香港拥有50多座博物馆,香港故宫与其他博物馆有哪些不同?

 

吴志华:香港是个人多地少的地方,建造博物馆这些机构比较困难,要选址找地,尤其是对于私营的文博机构而言,难度就更大。虽然香港有50多座博物馆,但像香港艺术馆、香港科学馆、香港文化博物馆、“M+”等规模大的不超过10座。当然,还包括此次开放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我认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香港其他博物馆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非常“聚焦”,它的焦点就是要展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其他博物馆做不到的。另外,从展览项目来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具有世界一流博物馆的水平。

 

此前,如果要说香港有哪些世界级的博物馆,可能就只是“M+”和香港艺术馆。在香港故宫建成之后,我们也希望无论是在展览、研究、教育或是项目上,都把它打造成世界上一个很好的博物馆。

 

新京报:请从历史的角度,谈谈香港与故宫、故宫文物的渊源。

 

吴志华:前不久,我在一场讲座中谈到了“70年的约定”。1952年,国家文物局首任局长郑振铎就给香港收藏家徐伯郊写了信,信中提到,让香港的一些收藏家成立“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来抢救那些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


当时,一批清末由故宫流散出的文物辗转到天津、山东等地,最后汇集在香港出售拍卖。周恩来总理就跟郑振铎说,要通过“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把这些文物保留下来。这么看来,香港与故宫的渊源早在70年前就有了。


另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香港的收藏家将收藏的雕塑、陶瓷等文物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帮助国宝回流。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时,香港艺术馆举办书画展,展出了不少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历代书画珍品。再到2012年以后,香港与故宫的合作就更深了,基本上每年都会举办相关展览。过去10年间,每年合作的展览都很受香港市民关注。


香港故宫体现了香港和内地的紧密联系

 

新京报:香港故宫的服务配置如何?在以后的发展中,将怎样平衡文物展示与商业发展?

 

吴志华:香港故宫的筹划时间比其他项目要短,只有5年。但在这5年中,除了经历疫情,香港还发生了动乱,所以说,能在今年7月正式开放并接待游客,已经是很理想的状态了。


从开馆到现在,我们已经接待了5万多名观众,他们的反映也都比较好,觉得馆内的服务设施都很到位。香港故宫是新馆,后面的服务也会不断提升。例如,馆内配置的商店,受疫情影响,耽误了投标进程,目前这些配套服务在抓紧稳步推进。


我们不拒绝文物与商业的合作,前提是商业发展不能让文物价值受损,同时,也要在相关知识产权的保障下才能开展合作。我们的项目部正在积极开拓文创产品,也在和一些社会组织进行联络与协作。


新京报:今年6月,香港故宫推出“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这是个什么计划?

 

吴志华:这是香港故宫为开馆做的一个新项目,主要是鼓励北京与香港两地青年透过艺术文化交流,置身于艺术氛围当中,激发创意思维,扩阔视野与见闻。这个项目准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


组织这项计划,主要是基于两个考虑,第一是因为每年暑假很多香港的学生都会去北京游学,效果非常好,所以我们就想能不能培养一些对文化艺术有兴趣的优秀青年学子,在香港各个大学挑选8人,在北京各个大学也挑选出8人,组成一个夏令营。第二是想通过该计划,让两地的大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做研究,加强两地文化的沟通与联结。


这个计划能启发并培育他们的前瞻视野、跨界才能,实现香港故宫致力为两地培养全面的新一代文化人才的目标。


新京报: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值此之际,在两地文化交流方面,香港故宫的开放有何意义?我们应如何向世界传递故宫文化?


吴志华:香港故宫是一个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它体现了香港和内地的紧密联系。我们可以充分发挥香港故宫的优势,与内地、国外的各个博物馆开展合作,把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展览的形式从内地引进来,再展现给国外的人看。香港故宫好比是个“超级联络人”,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世界。


故宫博物院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香港故宫的建设也是故宫博物院在内地以外的首个合作项目。在管理投资相关展览工作时,我们也将会与国外的文博机构积极开展合作,向世界传递故宫文化。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