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7月21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据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如图所示)介绍,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大幅压降超过25万亿元,野蛮扩张势头已经得到遏制。截至6月末,银行同业理财由高峰时的超过6万亿元,压降至百亿左右。信托贷款较年初减少0.39万亿元,银行同业特定目的载体投资保持下降趋势。

图说: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图片来源:国新办官网

“这些工作进展得到了市场机构的高度评价,有国际组织认为中国降低‘影子银行’风险的决心超过预期,从根本上维护了金融体系的稳定。”刘忠瑞表示。

据悉,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一直是银保监会近年来的工作重点。受金融体系结构、金融深化程度以及监管政策取向等因素影响,我国高风险“影子银行”呈现出与全球其他经济体不同的特点。

刘忠瑞表示,这主要体现在类信贷。类信贷“影子银行”的本质是贷款,但未按贷款监管,而且透明度较低,资金池运作是“影子银行”最大风险隐患。

对此,银保监会积极采取措施,坚决清理借金融创新的名义,实质开展脱实向虚、乱加杠杆、监管套利等现象,弥补监管制度短板,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问责,大力压降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

但一方面“部分金融产品结构复杂,杠杆水平高、隐藏的金融风险依然较大。高风险‘影子银行’还可能以所谓‘创新’旗号改换头面、卷土重来。”另一方面,“受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逐步映射到金融领域,呈现出新老问题交织的特点。”刘忠瑞强调,对此“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

下一步,据他的介绍,银保监会将继续严防类信贷“影子银行”反弹回潮,严禁多层嵌套投资、资金空转、脱实向虚、伪金融创新行为等,把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统一同类机构和产品监管标准,建立“影子银行”的风险分类、风险权重、资本拨备计提等标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黄鑫宇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